下载此文档

毒性中药修治机理解析的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毒性中药修治机理解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关键词】毒性中药;修治机理用于临床治疗的毒性中药均需经过规范的加工炮制方可入药,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因此,对于毒性中药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是确保临床安全用药的前提条件。笔者拟就毒性中药的炮制机理浅析如下,希望斧正。 1净制制毒即除去药材中某些非药用的毒性部位,从而达到安全用药的操作方法。如蕲蛇去头足入药,斑蝥去头、足、翅方可入药,还有诸如人参“去芦免吐”、山茱萸“去核免滑”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蕲蛇的头部毒腺中确实含有大量出血性及溶血性的毒质成分;而斑蝥所含的毒性成分斑蝥素其中相当一部分以镁盐的形式存在于动物软组织内,从斑蝥足关节处分泌。 2水处理制毒系采用清水对药材进行漂、浸,其间不断翻动和换水,从而使药材中的毒性成分水解或者溶解于水中,以达到减低及消除毒性的操作方法。如传统的水飞雄黄,即因夹杂于其中的as2o2为剧毒成分,且能够溶解于水中,在水飞研磨为极细粉的反复操作过程中,as2o2逐渐溶解于水而被除去,且水飞次数及用水量越多,雄黄内所含的as2o2含量就越低。又如半夏及天南星在炮制之前,也要求用水漂洗至口尝无或微有麻辣感,以使毒质被水漂洗溶出,再行下一步炮制操作。再如附子和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处理,可使乌头碱毒质随水而大量去除。现代研究表明,将草乌总生物碱除尽后的水溶液仍然具有较强的毒性,所以,乌头中除含有剧毒的乌头碱外,还有其它水溶性的毒质存在。因此,浸泡和漂洗过程对于去除乌头毒性成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传统炮制马钱子有童便浸泡和甘草水浸泡等方法,因为长时间浸泡可降低其主要毒性成分番木鳖碱的含量。近年来有人试验使用醋酸溶液浸泡取代传统浸泡法,以期通过酸与碱的结合增强番木鳖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其毒质含量而达到药用的标准。 3热处理制毒干热制毒将毒性药材置于容器中加热拌炒,或者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辅料连续加热,其间不断翻动,通过高温破坏或者分解毒性成分,以使药物毒性降低或消除。如马钱子经过砂炒可使其所含的番木鳖碱和士的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番木鳖碱成人口服5~10mg即可导致中毒,生品马钱子中所含番木鳖碱平均约为%,砂炒至270℃药物表面呈棕黄色时其含量降至%,炒制温度升至290℃呈黑褐色时含量降为%;而番木鳖碱的熔点为268~270℃,超过此温度范围则其毒性成分会被破坏。又如用米炒制斑蝥,是由于加热超过斑蝥素熔点(218℃)时能够升华逸出而降低毒性。另外,麸炒肉豆蔻吸附油脂、用醋炒制乳香和没药以除去挥发油,均可达到缓和刺激性和降低其毒性的目的。由此可见,干热制毒主要在于破坏药物所含的毒性成分,或者使毒性成分挥散以达到解毒的目的。湿热制毒即在毒性中药内加入清水或液体辅料,共炒或共煮以达到降低或消除毒性的操作方法。如乌头中所含的乌头碱属于二元酯类结构,其化学结构不很稳定,与水共热可被水解。在炮制操作过程中,乌头经水浸泡及加热蒸煮,所含乌头碱会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结构中失去一分子醋酸,生成毒性较小的乌头次碱;乌头次碱再进一步水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生成毒性极弱的乌头原碱。但乌头中的强心苷类成分消旋去甲乌头碱仍然大量存在。又如大黄中主要

毒性中药修治机理解析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1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7-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