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物流成本区域差异的比较.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物流成本区域差异的比较
口张军刘慧梅孙克任
【摘要】物流成本的差异是衡量一个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数据的缺乏,对区城物流
成本的衡量成为一个难题。本文着重对我国区域物流成本的衡量方法进行探索,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指标
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城物流成本的差异进行了计责和分析比较,进而分析T 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成
因,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物流;成本;差异
1中图分类号] F27 I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 5024(2008)0012-03
【作者简介】张军,上海理工大学M BA 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刘慈梅,上海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管理;
孙克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上海200093)
一、引言
物流由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的环节构成。
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可分为企业物流成本和社
会物流成本。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衡量,主要是看其在企业总成本所占的比重;对社会物流成
本的衡量,主要是看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在2003年11月份的调
研报告中指出:我国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高达20% ,发达国家一般只有10% 左右。
从微观视角看,物流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实现既定的顾客服务水平的条件下降
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的能力。
从宏观视角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为
主导经济主体。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
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
二、宏观视角下我国物流成本的动态变化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费用
总支出与GDP 的比率。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
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
通知)) ((2004]2409 号)中可以看到关于社会物流成本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社会物流总费用= 运输费用+ 保管费用+ 管理费用
运输费用= 铁路运费+公路运费+ 水上运费+ 航空运费+ 管道运费+ 装卸搬运及其
他运费
国际上普遍以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来衡量一个,比重越低,说
明其物流效率越高。据2005年《物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从1991年至2004年来,我国
物流成本与GDP 个百分点,相当于降低成本2400 亿元。根据2004 年的核
算,中国物流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300 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我 。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4年GDP 的新增水平。
2E0n0ter4pris14Ecoanom3y29示:127
万方数据
. 我国物流成本区城差异的比较
2 006

我国物流成本区域差异的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