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金融政策落实及措施牧区金融政策落实及措施我区金融工作助推“三农”发展西藏金融部门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紧紧围绕农牧区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大农牧区有效信贷投入等重点,为支持和促进农牧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发挥政策优势,加大支农投入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心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西藏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集中体现了“贷款宽规划、低利率,保险低费率,区别管理、适当补贴”的特点,既为我区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也为区内金融?ahref=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中榷ǚ⒄沟於思崾档幕?/p>近年来,各金融机构注重发挥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创新信贷品种,改善服务手段,增加了农牧区有效信贷投入。多种举措并重,破解支农难题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行西藏分行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探索和研究解决农牧金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西藏特点的信贷支农之路。围绕农牧民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行西藏分行全面推广《农牧户贷款证》,根据农牧户信用状况,以“金、银、铜”三卡为载体,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围绕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积极做好安居工程贷款工作,为支持农牧民改善居住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围绕农牧区信用环境改善,农行西藏分行在全区广泛开展信用乡(镇)、村的建设和评定工作,对评定为信用乡(镇)、村的农牧民适当扩大授信额度,使信贷资金成为激励农牧民提高诚信意识的物质动力,促进了农牧区信用环境的有效改善,实现了信贷资金的良性运行。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支农水平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立足我区“三农”实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基本能适应农牧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做好农牧区现金供应工作。由于农牧区交通不便,冬季容易大雪封山,为保证农牧区现金供应,人民银行在全区21个县设立了发行基金代保管库,并对县以下不实行现金管理。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农牧区反假货币宣传和工作力度,在农牧区免费发放印有藏汉两种文字的宣传资料,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并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贩假币的犯罪行为,维护了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允许周边国家(地区)的外商以合法的人民币资金进行投资,鼓励自产产品的出口。目前,西藏自产产品出口品种由过去单一的羊毛增加到油菜籽、松茸、虫草、活畜等10多个品种,出口地已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好农牧业保险试点工作。人保西藏分公司按照“政策扶持、商业运作”的模式,在日喀则拉孜县和那曲双湖特别行政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房等险种的试点工作。在试点期间,累计赔款达213万元,让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保险带来的好处,培育了保险意识,也为我区农牧业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添设了一道安全屏障。本文来源:公务员写作网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队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组,环境监测组,隐患排查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汛期值班工作组等6个工作小组。二、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我局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负责对整个应急抢险过程的指挥协调工作,指挥长由局长担任。2、应急抢险组:负责环保系统的防洪抢险及救灾工作,负责县城区、镇包户对象的“六包五有”工作,(包被包户的生命安全,包防汛宣传教育及防汛知识培训,包人员防汛撤离演造册并签字,包重要财产的转移,包洪水淹没期间受灾户的基本衣食住行;有住处、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医药。)3、环境监测组:负责对汛期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在水源被污染情况下提出应急措施。3、隐患排查组:负责汛期前后的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督促各排污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消除环境污染隐患。4、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车辆安排,抢险设施设备采购,准备水鞋、雨衣,落实包户对象受灾安置资金等。5、宣传报道组:负责整个抢险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负责抢险过程所需的综合性文字材料起草工作。6、值班工作组:负责汛期政务电话值班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负责汛期抢险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三、工作要求1、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各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成员要充分认识抗洪抢险工作重要性,把包户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明确抢险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充分发挥我局在全县防汛抢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2、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各工作小组成员要在局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长
牧区金融政策落实及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