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剑侠出异域-中学语文论文自古剑侠出异域 ◎叶开唐传奇《昆仑奴》写武艺高强的磨勒,在为崔生解决爱情难题时展现了种种神妙武功,现在看来也算是中国较早写武林高手的篇章之一。这个故事流传深远,后来明朝的梁伯龙作《红绡杂剧》,与《红线女》并称《双红剧》。另外,梅禹金作有《昆仑奴杂剧》。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引入了“异域风情”的元素,“昆仑奴”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黑皮肤马来人,在唐代有很多人来到长安,充当各种杂役、仆人,甚至武士。唐代国力强盛,风气开明,陆路海路都敞开贸易,商旅往来密切,丝绸之路上各种商队频繁进出,宗教人士如印度僧人大量来到长安,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传入中土,路途遥远的到罗马帝国、东非,不远不近的到中东、印度及南亚,近的有越南、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一时首都长安称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城,各色人等悠然杂处。阅读唐传奇,是了解这个特殊时代各种生活、习俗和习惯的很重要途径。《昆仑奴》写身为“千牛”的崔生受父命去探望生病的高官“一品”——据考证可能是为唐代复国有功的大将军郭子仪——他长得漂亮,性情温和,言谈举止又优雅,因此郭子仪很喜欢他。那时,有三位穿着色彩缤纷衣服的侍女正在剥樱桃,剥好之后还“沃以甘酪”,穿红衣服的女子端了一碗请崔生品尝。可见当时食物之讲究,看起来很像现在的西餐。不过,当时的“甘酪”跟现在的“干酪”不完全相同,恐怕是像炼乳一样浓稠的奶制品。然而,崔生年轻,有些羞怯,不好意思吃。“一品”郭子仪又命红衣女子用调羹舀了喂他吃。之后,故事的最重要部分开始浮现了:红衣女子送崔生出门,并且给他发了密码:“立三指,又反三掌者,然后指胸前小镜子……”这里包含了三种信息,可是崔生一个也不明白。回到学校里后,因为思念红衣女子,又破解不了女子发出的密电码,因此怏怏不乐,每天形容憔悴、无精打采的。这时,故事的真正主人公磨勒才出场。大家阅读文言文小说,也可以感受到叙事中各种技巧所展现出来的魅力。通常,我们说到一个主人公例如磨勒时,不是急吼吼地立即把他写出来,而是先写一个次要的人物和次要的事情,再慢慢地带出故事的核心人物。这样,有个轻重缓急,也有个先后次序的衬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崔生已经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少年了,看起来也很聪明,可是他根本破解不了红衣女子的密码,而只能发愁哀叹。而磨勒不仅武艺高强,还智慧超人,他一听崔生说了缘由,就说,嗨,小事一桩!公子怎么不早说呢?早说我就帮你解决了,省得你在这里愁肠百结,胡思乱想。崔生一听,原来如此。磨勒又说,“一品府”有猛犬看守,等闲人根本无法靠近“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孟海之犬也”这样的凶恶猛犬,“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吃完喝好,磨勒携链椎出门,一顿饭工夫就回来了,说已经把“曹州孟海之犬”击毙了。接着,是磨勒展现本事的简洁描写:“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在这里可以看到,磨勒的轻功多么高,他背着一个成年男子崔生翻越十重高墙,轻松地找到歌妓院内,停在第三院门外……等崔生、红衣女子说过话后,磨勒把红衣女子的各种衣物细软背出去,往返三趟,看看天要亮了,又把两人背在身上,“飞出峻垣十余重”。从此,红衣女子藏在崔生家里,过着幸福的日子。两年后,红衣女子去曲江看花,被“一品”家人发现并记认回报,“一品”把崔生找来责问,崔生害怕,把事情从头到尾招认出来,还说这都是磨勒干的。“一品”
自古剑侠出异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