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本节内容第一节、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一、“话本”与“话本小说”所谓“话本”,即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临时生发,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胡上莹先生:“话本是说话艺术的底本”,“‘话本’一词,在唐宋时代,是伎艺方面的名词,而非文学方面的名词”,“由话本加工而成的,可称为话本小说;模仿话本而创作的,可称拟话本小说”二、“拟话本”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创造的,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他的原义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响而创作的小说。由文人模仿话本体制而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则称为“拟话本小说”。今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清平山堂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的堂名。根据学者的研究,这本书大约出版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1541-1551年),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收小说十篇,故共有六十篇,又称《六十家小说》。此书已散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剩下二十九篇,这些小说的版心都刻有“清平山堂”字样,所以重版时称为《清平山堂话本》。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刊行过话本小说若干种,今仅存4种,原书藏日本内阁文库。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判为“明万历时期的俗书”。原为单刊行世,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以《熊龙峰小说四种》之名出版。“三言、二拍”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2、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通俗文化上需求。3、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的深刻影响。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俗小说的刊行创造条件。三、繁荣的原因第二节、“三言、二拍”概说一、概说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二刻拍案惊奇》(《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补移进来的,《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是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只有78篇小说。)
三言二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