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教育教学教学框架——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备课人:李雪平课时数:1教材解读::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目标A类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B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C类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预习作业1、预习课文。2、填写问题生成单,大胆质疑。3、搜集相关的资料。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谈话引入第一版块:【2分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看看在小村庄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板书:《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小组:小组学习【依托问题生成单】1、根据课前的预习,展示学习效果加深印象。2、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个人:1、、根据同学的交流记住生子,生词。2、观看小村庄前、后对比画面。3、善于学习,感受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二版块:【13分钟】二、汇报交流,掌握基础:(出示白板):(5分钟)1、过渡:同学们请展示小组内学习的情况,我们按字。词,句顺序展示吧。2、教师挑选小组进行反馈。3、关注学生情况。B、引导质疑,明确目标:(3分钟)1、出示问题探究。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前后都发生了什么变化?2、师:出示小村庄前、后对比画面。感受小村庄前后发生的变化。3、指导朗读课文第1和第5自然段。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个人:、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找出对应的句子。。小组:1、默读课文,拿起笔来,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一一画下来,找出重点段全面领悟。2、学习朗读1和7自然段3、抓住重点句体会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4、观看放动漫5、体会用词的准确。四、感悟道理个体: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交流感悟3、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第三版块:【17分钟】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把握内容:(5分钟)1、说明合作方法是:默读、画出、交流。2、查看学生所找的句子。3、师画出句子。B、细读解疑,品读感悟1、抓住重点句体会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2、学习课文2自然段有关句子。(1)体会两个“谁”说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禄丰县金山小学 李雪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