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注农民工养老:人老了,家还回得去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注农民工养老:人老了,家还回得去吗?-法律关注农民工养老:人老了,家还回得去吗? 【选题策划】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工”已然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一个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农民工如今正面临着养老困境。监测调查报告称:%,具体到数字超过4600多万。很多依然从事着重体力劳动被称作“高龄农民工”。但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农民工养老意识的欠缺以及部分用工合同的不规范等问题,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被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而很多年轻的“农二代”也无法承受养老重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和高龄化问题越发突出。2015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等内容均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让这些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奉献青春的高龄农民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心里向往的还是能回到家乡安度晚年,但这个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子女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无法居家照料;离乡多年,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与老家人的距离越来越大;希望回农村发挥余热,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专家表示,第一代农民工视野宽、想法多,返乡创业对农村引进新技术、改变生产结构都能起很大作用,关键是政府要注重在资金、服务、培训等方面给予鼓励。在城里打工30多年,供几个孩子结婚生子之后,62岁的田云伟并不确定未来“能靠儿子姑娘养老”。“孩子们都成家了,但没有稳定收入,生活还得给管着点”,年过六旬还要做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田云伟看来已经习惯了。让他发愁的是,留在山西五台老家的妻子长年生病,还要边照顾老人边带小孙子,一旦自己干不动了,指望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完全挑起养活几辈人的经济重担、回家照顾爹妈甚至爷爷奶奶,很难。儿孙绕膝、老有所养的生活离自己还有多远?田云伟不愿多想。老人们要回去,年轻人要出来正在北京某工地打工的陈师傅感慨,除了每年春节、农忙时节偶尔回家团聚、帮忙几天外,村里很少见到青年人的身影,老家的“人气儿”似乎越来越淡了。然而,在城市闯荡了半辈子的老人在看待自己和子女的归属问题上却出现了双重标准:一方面觉得自己“回老家最好”,另一方面却“希望孩子将来留在城市”。这样的想法在他眼中并不矛盾。回忆起年轻时在村里带领大伙儿一起修路的往事,陈师傅的语调抑制不住地轻快起来,明亮起来的眼神中写满了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怀念。“落叶归根”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了儿女的未来,陈师傅也不得不考虑这些现实:“在老家单靠种地攒不下钱”“村里学校倒了,孙子上学怎么办?”摆在这些高龄农民工眼前的状况,是回家后不但不能马上享受“天伦之乐”,还要支撑着日渐衰弱的身体继续照顾整个家庭,“操心多得比干活儿还累”。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我国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连年下降,但2014年21-40岁的青壮年人群比例仍达总量的53%,。虽然“与子女居住”仍是我国农村老人们最期盼的养老方式,但相当一部分老人“身边无子女居家养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崔宏志认为,除了经济收入因素以外,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城市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与消费环境等因素也驱动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趋

关注农民工养老:人老了,家还回得去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57 KB
  • 时间2019-07-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