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准,制定目标和指标。并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部门,以持续改善公司能源绩效水平,贯彻能源方针。、能源基准的识别、目标、指标及能耗定额的制定与实施活动。、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识别与制定,生产部联合财务部负责能耗定额的制定。、能源基准、目标、指标及定额的识别与制定,并在本部门加以分解落实。。、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评审工作。、目标、指标的批准。: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天然气消耗量及电表抄表量),也可以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产品能源单耗等)。此类参数与监控对象(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公司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实时掌握监控对象的能源绩效水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为了验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的有关。能源绩效参数可以说明公司的运行情况,当影响能源绩效参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换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制定能源的基准,上报管理者代表,由能源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其科学合理性进行评审。:1)年度各种能源的消耗总量、产品产量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年度各生产车间能耗耗量、产品产量、产品能源单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3)各辅助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及管线的能源损失;4)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相匹配;5)根据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和类型、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手段、生产用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调整;6)公司在确定能源基准时应当规定统计计算准则、评审原则和时间、更新规定等;7)公司应当将建立的能源基准形成文件,适时评审和更新,并通过基准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改进的有效性,比较分析与核算能源绩效;8)公司应当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包括经营规模、设备规模的差异以及由于规模经济而造成的效率差异;产品特性以及生产流程的差异,原、燃料条件、负荷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地域和气候的差异等。,并依据公司的能源方针,制定出能源目标,上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能源目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报总经理批准。:1)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符合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的承诺;3)主要能源使用;4)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5)相关方的关注点和要求;6)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条件等方面;7)能够反映公司整体能源利用水平、能够涵盖全部生产流程的指标,如综合能耗、单位
能源绩效基准目标指标控制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