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朱文佩景宁县农业局经作站323500摘要:景宁县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发展杨梅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文章在介绍分析景宁杨梅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景宁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应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走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之路。关键词:景宁县;杨梅;现状;问题;对策景宁县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4℃,℃,一般年份为38℃左右;。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层深厚,~。良好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杨梅的生长。。早在1968—1972年,鹤溪镇鹤溪村茶山脚就规模种植了100多亩荸荠种杨梅。但大规模种植是在90年代后,随着荸荠种和东魁杨梅两个优良品种的成功引种,景宁县掀起了杨梅种植的热潮。1995—2010年新发展杨梅品种基本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主,逐渐淘汰了一批味酸、核大、不耐贮藏的劣种杨梅。使景宁杨梅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也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转变成以农业企业或村集体为主的规模化种植。至2011年,全县杨梅总面积为4425亩,其中荸荠种杨梅1705亩、东魁杨梅2455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树体基本不修剪、不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果园普遍存在树冠高大、郁闭、光照不良的问题,导致杨梅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随着景宁农业技术部门开展了杨梅矮化栽培技术、合理修剪技术、疏花疏果技术、保花保果技术、病虫害优化防治技术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与推广,景宁杨梅生产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栽植方式由过去的乔化稀植型向矮化密植型转变,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季节管理向常年管理转变,投入产出方式由过去的低收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方向转变,病虫害防治由过去的有病虫害的防治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转变,果树管理由过去的自然结果型、自生自灭型向人为控制型、适树适法型转变。达到了幼年树提早结果1-2年,成年树树冠低矮、通风透光、采摘方便的目标,克服了杨梅挂果大小年,改善了果实内外品质,提高了单株产量,使杨梅连年丰产、稳产。目前,㎡产量达到500㎏左右,盛产园达到900㎏以上,平均优质果率达到46%以上。,鲜杨梅的销售问题日渐突出,如果杨梅采摘后能及时进行加工烘干,就可以给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006年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首先进行初制杨梅干的加工,之后全县各杨梅生产大户纷纷效仿,杨梅干加工技术也不断完善。目前我县有四个杨梅干加工点,2011年全县烘制杨梅干在5吨左右,据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东魁品种的优质杨梅干每公斤售价120元。杨梅干的加工更好地利用了杨梅资源,并且丰富杨梅市场供应,增强杨梅市场竞争力。,由于规模小、组织性差,常以农贸市场作为销售点,无序竞争到处可见,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力。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也大多组建

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7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7-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