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掌握了运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计算的技能基础,在本章前十一节的学习过程中,也已具有了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种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实验、猜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在语言表达,发表见解方面都有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既可以看成是一节新授课,又可以当作是一节复习课,是本章的重点,是全章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本节课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本节课难点是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自主探索探索新知;例题讲解巩固新知;尝试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能力提升;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内容:活动1:说一说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活动2:练一练计算(1)-+-+;(2)3×(-4)+(-28)÷7;(3)(-7)(-5)-90÷(-15);(4)-(-7)2;活动3:想一想归纳有理数同级运算法则并试着计算下题目的:通过“说一说”、“练一练”复习回顾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律,并通过练习为新课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想一想”引出新课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探索新知内容:计算问题1:算式里含有哪几种运算?问题2:哪些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分别是几级运算?问题3:根据以上分析你能解答该题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吗?目的: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弄清运算顺序,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注意事项与效果:对于问题1、问题2,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讨论、,对于学生的答案,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正面评价,并将准确的叙述展示即可;对于问题3,要让学生合作完成,并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扮演并讲解,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处理,总之教师要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当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巩固新知内容:例1 计算目的: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同时再次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让学
有理数混合运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