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之“妄”想.doc教育改革之“妄”想我是一个已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农村中学教师。可我是越教越糊涂,越教越感到茫然,越教越感到今天的教育越远离其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越教越感到弊端越多。从大的角度上讲,比如人常说的小学生做老板、大学生去打工。这不是很大的讽刺吗?又比如说班内学生是越坐越多,甚至超过百人。上课,学生想记一点东西,三、四个人挤在一起没法写,有部分人要站起来其他学生才能写。老师讲课,下边有人说话,后边的学生根本听不到。老师也不知道谁听会了、谁没听会,照顾不过来。过去条件差,学生还俩人一桌,一班三、五十人,老师上课还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国家在教育上投资多了,为什么情况反而更糟糕?放着好好的教室空着,却让那么多孩子挤在一个教室?从上到下的领导都知道这个问题,可就是不解决,为什么?农村中学本身就少,可就是砍了这个砍那个,直到每乡还剩一个,没法再砍了,才算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应该越来越明白了,说穿了,不就是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多掌握点技能,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准备吗?干吗学校、家长那么的逼孩子? 小学就两门课:语文、数学。可孩子的书包却是鼓囊囊的。一年级小学生的书包就有十多斤重。有些教师不讲师德,一学期给学生发几套试卷,就那么两门课,一学期怎么也能给孩子讲完,为什么老师赶课像飞的一样?就是为了让学生做试卷,多做一套,他就多发一套,为的就是那么几个钱。上边领导老是说查,可就不认真查,光说不练有什么用?学生在学校写作业,回到家还写作业。音乐、美术、体育、手工课不开,就语文、数学两门课。本来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再给他们留那么多作业,上学哪有一点乐趣可言?这样一开始就造成孩子厌学,以后那么多年的学习怎么办? 中学学生更像少年犯。孩子从早上五点多起床到晚上八、九点睡觉,除了吃饭、解手,其余时间全被老师看着。劳改犯没人身自由,可孩子不是劳改犯,这样整天看着他们,他们能不气反感吗?更何况他们正处于叛逆心理特别强的时期?天长日久,学生腻,教师烦。班内学生一大片,愿学的却很少。剩下不愿学的,有的是精力和时间与你玩花样。你就看着吧,看着、看着,这样、哪样的事情就都出来了——打架、上网、谈恋爱,甚至自杀、杀人、行行色色,保证让你焦头烂额,应接不暇。有些领导就说,安全第一,教学次之。恨不得让老师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看着学生。岂不闻物极必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学时,早、午、晚饭后学生自由,下午第三节还有课外活动,现在全没了。也没见那时的学生什么也没学,今天的学生又比那时的学生多学了多少。事实上我怎么感觉今天的学生还没那时的学生学得多?不然为什么今天大学校园里的农村学生只占百分之三十,而那时却占百分之七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小孩更应该多接受信息,以利于他们步入社会少走弯路。恰恰相反,现在的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把学生圈在校园里,每天都让教师看着学那几本书,不让接触外界信息,这样教出的学生到社会上不都是傻蛋吗? 上世纪末,我们国家就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到现在我们非但不搞素质教育,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搞应试教育。初中就分重点课、小杂们。语、数、外是基础学科,固然重要,理、化、生是自然科学,更是高科技的基础,怎么就变成了小杂门?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抹杀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初中这些课学不好,基础打不牢,到高中就会很难学好。学生都不学自然科学,那高科技靠什么发展?我们这样的教学又有
教育改革之“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