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那一抹星辉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王金炉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得到了中外教育名家的深刻诠释。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是合格教师的必备的教育情怀。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一直践行着“从爱出发”这一教育原则,用爱心陪伴着孩子,用爱心创造许多学生成长的奇迹,自己也从中收获了职业的幸福和快乐。往事如织,因爱心浸润带来学生健康成长的画面徐徐展开:物理学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往往越新奇的实验,学生越想亲自尝试,因此每次实验探究课我都把实验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可是由于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使实验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突破的问题。为此,实验探究课上我尽量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观察测量、取得数据、分析总结实验过程。实验前,首先要让学生搞清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以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糊里糊涂,甚至得不到正确结果。实验中要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主要数据,填好实验报告单。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太多的“旁观者”,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情况下,每组人数尽可能少些;或者不能同时进行的实验可采用分工负责,轮流进行等方法,尽量要求学生都能参与操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也越来越自信了,也能主动展示自我了。在一次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我发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学生。他叫张兵(化名),始终不够自信。我发现他每次实验课都坐在实验室的最后排,从不动手操作,也不配合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沉默寡言,言行举止中已流露出与整个课堂的格格不入,而且眼神里含着莫名的畏惧。课后,我与他进行了沟通,但他不愿意跟我说。我通过其他同学,才了解到他母亲去世不久,父亲是老来得子,已有60多岁了,而且身体也不好,家境十分贫寒。这让本来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渐渐有了心理阴影。学习上他表现得较迟钝,而在生活中则显得特别敏感。于是,他才总是面露忧郁、畏惧,害怕与人交往,怕被别人瞧不起,内心有着极强的自卑。他自己也曾尝试着改变,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在心理学上这种性格的倾向我们一般将其归为抑郁类。为了能够引导他走出忧郁与畏惧的误区,去体验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精彩,我几次尝试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交流,通过真诚的倾诉和引导,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位心地善良、积极上进的孩子。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却又总是在莫名的畏惧里退缩、失望,似乎感觉生活对他少有“公平”。于是我极力地想为他找一个突破口,让他尝试一次“成功的喜悦”。在生活上,我主动与他的爸爸联系,进行家访。在课堂上,我总是找出理由鼓励他,让同学帮助他,渐渐地他也开始与同学交往了,愿意与我交流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考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前夕了,毕业班又要进行短期的理科实验操作强化训练了,由于毕业班人数太多,老师亲自指导人手不够,我们是公开选出一些学生实验骨干(一轮实验后就能考满分的同学),让他们再去指点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操作。为了进一步帮助张兵找到自信,我决定让他成为实验骨干。于是我私下找他谈心,问他有没有信心参加明天的选拔成为实验骨干,成为小老师。当时他没有答应,他对自己提不起自信,害怕选拔
教育叙事 王金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