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现象研究
姓名:许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陈新华
20080601
摘要本文把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通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深入研究“通感’’这个心理现象入手,指出入的感觉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特点,产生这些心理现象不但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与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存在的“异质同构’’相关联。由于通感本身具有修辞、认知、审美等功能,使得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研究和运用通感成为可能。在艺术心理活动中,通感不仅仅表现为浅层次的“感觉挪移硐治R帐醣硐蟮闹叠与沟通,并由此产生作品的新形象,即新的审美意象。由于想象力的参与和情感的渗透,通感可以在人的感知的基础上,超越感觉的局限创造“意象互通’’的艺术最高境界。接着,笔者在对前人艺术活动中通感认知的基础上,分析了联觉和通感的区别,突破以往对通感的感觉层面的认识,从知觉统觉的角度来界定艺术通感的含义,并从艺术与设计的联系和区别入手,尝试性地提出设计通感的概念,为的是能够承上启下,进一步透析设计艺术心理活动中的通感现象。能够联系实践并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是研究理论的最终目的,笔者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有通感功能的典型作品,从分析视觉形式要素的通感入手,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通感进行归类,并提出由于文化因素和个人方面的差异,会影响视觉形式的通感效果,在运用通感进行设计表现时,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人的知觉可能产生的作用。设计就是要为人服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仅限于研究“看’’,而是要能够深入人的视觉,乃至与视觉相关的心理学领域。本论文旨在挖掘对人的感性的研究,并运用通感理论把为适应人的感觉的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重点通过对通感思维创新性特征的探讨,挖掘设计创意的新思路,对通感思维方式在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新的观点。关键词:通感艺术通感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通感思维
,锄.,‘”,琤“痓.,甀,甌,...,.鏾,.:,,甌甌’琲...Ⅱ
签名:牲导师签名:,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二四晁脑露娜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第一章绪论帚一早瑁了匕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产生一系列的联想饩褪俏颐切枰Q芯康目翁庖弧巴ǜ。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数字化的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设计也正在往生态化、情感化和艺术化的趋势发展。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的手段、方法和过程也正在发生变化。虽然设计和生产工具、制造方法和材料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当代设计师更多的是给予设计以外形与功能方面的关注,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视觉形式的研究上,不断挖掘新的设计创新思维。这种形势促使设计不断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产生新的研究门类。本研究课题就是与视觉心理学相交汇,与视觉美学携手来探讨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我们需要理解设计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对于人性化设计而言,好的设计不仅仅关注于功能、造型等物质方面,而是更深入体现了人的感觉层面,“在当代,设计已开始向着非物质的视、听等感觉层面上发展芹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人的感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研究设计怎样能够适应人的感性特征。对这一设计领域的开拓,将会对设计程度的深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们生存和成长在感觉世界中,“我们经常为周围环境中的刺激所冲击。我们的感觉世界是以永远变化着的一系列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为其特征的。一脚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而人类获得外界的信息主要靠的是视觉,那么,为什么人会对视觉接触到的物象有其他感官的连带反应治J裁椿嵊捎诖ゾ吧通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经验之间的彼此联系、相互转化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一可见,通感现象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通感又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在艺术创作中它可以把听不见、摸不着的经验感受凸显出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在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现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