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 5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明确提出要将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近年
来, 各地教育部门为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以及优秀教师流失等
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本期与您分享他们的经验——
“支持计划”如何精准发力
湖北保康
五个“支点”破解乡村“教师荒”□俞刚旭
保康是湖北省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围绕“下得去”推进城乡交流。针对农省级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每人每月补宿舍 304 套, 并为新进教师提供煤气灶、薄弱学校教师需求,保康教育局开展了协
县,近 3 年来,该县针对边远学校教师“进村学校学科师资不配套、师资力量不足的助 600 元,其中教学点教师 65 人,占教师床铺、洗浴设备等基本生活设施; 投入作区教研活动和送课下乡活动,目前已开
不来”、“留不住”、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 实际,保康教育局出台了城乡教师交流政总数的 30%;从 2014 年起,对乡村教师发 2130 多万元, 为全县 92 所学校配备了展了“订单式”送课 50 多节。同时还开展
找准支点,在政策上“给力”,充分发挥政策,在城区与乡镇、中心与边远学校之间放生活补助, 标准是集镇每月 300 元,村“班班通”设备,为 69 所中小学接入宽带了网络研修, 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学习,观
策导向作用,用好政策“甘霖”解除乡村教实行教师双向循环流动,要求城区及中心小每月 400 元,教学点每月 600 元。其次, 网络。其中,油坊街教学点与襄城荆州街看名师授课视频,参与区域网络教学研讨
师之“荒”,使边远山村的孩子们能与城镇学校选派交流教师每年不低于在职教职在评先表模、职称晋升、干部使用等方面, 小学、大安教学点与县实验小学联合建立活动。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教
孩子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工总数的 10%。交流期间,交流教师按交坚持向这类教师倾斜。近 3 年来,保康教远程互动课堂,实现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学水平,一大批教师在艰苦的地方逐步成
围绕“进得来”招录教师。近年来,保流地域不同享受每年 1000 元至 5000 元育局推荐获评的 3 个典型都是这类教师, 享。一些薄弱学校以前不能开设的音乐、长, 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其中 2014 年 3
康教育局针对边远学校教师紧缺、年龄交通、生活补助。截至目前,共有 580 名教三道峡教学点宋国珍、莫家垭教学点乔永英语课,也能通过光碟、优课资源等进行月,莫家垭教学点教师乔永斌执教的《夏
老化等问题,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师参与了城乡交流, 仅 2014 年就交流教斌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寺坪镇英语辅助教学, 让农村孩子通过信息技术,享夜多美》课例,在全国教学点资源全覆盖
划、新机制招录等途径,招录了 265 名教师 164 人,其中校级干部交流 22 人,还有走教教师阮班琼被评为“中国好人”。受更为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活动中,被中央电教馆评为一等奖。
师, 全部安排到乡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偏 40 人交流到教学点任教。围绕“安得心”改善条件。近 3 年来, 围绕“教得好”提升素质。 3 年来,保当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
远学校
“支持计划”如何精准发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