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教学准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学生: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时间 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展示课件或图片,配音乐) 2?教师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2、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为什么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四、品味全文,体会情感 1、略读课文第1段。(1)教师可出示地图或画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精读第2~3段。(1)默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乐山大佛是宏大的艺术珍品的词句。①交流感受,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②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引导学生思考: “威严”? “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③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④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体验、品读之后,总结: 是啊!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让我们一起
乐山大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