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潺潺,满眼葱绿,置身于沙国伟的小菜园,悠然喝着自制的蜜制豨莶草茶,轻吸着淡淡的菜花香,仰望着满篱笆的佛手瓜、丝瓜,慢嚼着甘甜的圣女果、甘脆的大萝卜,遥望着不远处哞哞叫的大黄牛和欢快啃着青草的羊群......使人不禁心旷神怡,目清气爽,暂忘了尘世的喧哗与烦扰,恍若走入了桃花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正是本文主人公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认识,时刻憧憬和向往着绿色、健康的生活。沙国伟是一个爱研究《三松堂全集》、《资治通鉴》、《史记》、《东周列国》、《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的农村文人,也是一个讲“诚、信、礼、义”的道德人,更是一个一心为民的有志之士,本不爱折腾,但随着毒豆芽、毒韭菜、毒木耳、地沟油、瘦肉精、激素鸡、避孕药牛肉、污染米麦等的大量涌向市场,国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蚕食,心脏病、癌症等比率不断攀升,人们一度谈肉色变,谈吃饭发愁。沙国伟对此深有感触,因长期吃有污染食物,导致他患上了心脏病,2003年更是一卧不起,病愈后,经过慎重思考,沙国伟决定成立自己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加工物美价廉的农村绿色食品,给国人的健康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2008年他开始办自己的“方城伊和达蔬菜加工农民合作社”。经过近四年的运作,该合作社已发展成了一个集榨油、保健品加工、牛羊肉加工和餐饮为一体综合性企业,每年加工伊和达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油50多吨,生产伊和达干菜10多万盒,蜜制野菊花茶、豨莶草茶10多万瓶袋,野菊花枕头200多万只,伊和达伊拉克枣2万多盒,合作社的每样产品都烙着“绿色”的烙印,原材料必须达到绿色标准,农作物全部要求不准打农药,全部用有机肥和土粪,鸡、牛、羊等必须散养,不得喂激素、有毒有害物质。合作社年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到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等中东国家和北京、浙江、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由于是绿色品牌,产品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方城伊和达蔬菜加工农民合作社既是一个富己的企业,更是一个富民的工程,合作社生产和加工的干菜、植物油、保健茶、药物枕头等,原材料全部由附近的农民提供,企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农户负责连片种植上述原材料,企业负责加工,光原材料一项,合作社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200多万元。沙国伟同志一直是一个爱济贫救苦的人。2008年冬天,一个野宿田野的精神病人在呼啸的北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如果不吃饭,再加上穿的少,晚上肯定冻死,偶遇的沙国伟喊上自己的孩子,马上把他抬到家里老房子,在第一床被褥被精神病人烧掉的情况下,又送过一床被褥,并坚持送饭两个多月,大年三十和初一也不例外,直至病人家属把人领回家。2003年邻村马某,70多岁,老年痴呆,无儿,女儿远家广州,生活无着落,沙国伟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就给他送去了锅碗瓢勺等炊具和米面及生活用品,还经常给他零花钱,坚持供养半年多,直到老人去世。2000年,邻乡的学生张某,学习非常好,而且非常渴望上学,但父亲病逝,母亲又有病,孩子马上面临辍学,沙国伟听说后,马上找到她母亲,答应孩子从初中到大学的学费全部由他承担,言出必诺,沙国伟同志一直供养该学生10多年,直至去年大学毕业......类此事例不胜枚举。附近群众,谁都能说上三五件,有人夸其为“新时期的活雷锋”,也有一些人认为他赔了功夫又赔钱是一个“活傻瓜”,但沙国伟却乐此不彼。他是民族团结的使者。沙国伟是回族,但他一直装着民族团结的大义,并一直做着有利于回汉民
沙国伟和他的小菜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