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幼儿园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2018幼儿园教研活动工作方案教研主题:5—6岁幼儿混班建构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教研背景: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游戏,能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018年秋季,结合我园开展的幼儿建构游戏活动,园中心教研组通过小组研讨及全园大教研,确定了本学期园本教研主题:5—6岁幼儿混班建构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经过研讨,我们认为以下四个因素影响了幼儿混班建构游戏的开展与深入:一、游戏场地的设置;二、游戏材料的投放;三、幼儿游戏水平与社会交往能力;四、教师的介入与指导的时间与方式方法。基于此,我们首先在场地和材料上作了一些优化与调整:一是按主题划分幼儿游戏场地;二是投放更多的不同层次、不同材质的高、低结构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在第一轮研讨中,我们本着了解教师介入指导幼儿混班建构游戏现状的初衷,以教师的随机介入与指导为主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放手的比较多,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以观望为主,介入、指导较随意;年长教师多以高控居多,更多的是过于关注预设的建构主题能否顺利完成,包办代替的多,介入、指导不明显。教师介入与指导的方式方法简单,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创造性游戏。本次活动是我们的第二次研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介入与指导的内容与要求,希望通过游戏中的介入与指导,让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进而提升教师组织创造性游戏的专业能力。教研时间:2018年9月19日上午8:50-11:20教研目的:《美丽新洲》,寻找影响幼儿混班创造性建构游戏的各种因素,分析原因,寻找有效的介入方式,让幼儿在混班建构游戏中能更自主、更快乐地游戏。 、名师导航的互动研讨模式,引导青年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学习观察、发现和思考,进而提升教师解决问题及分享合作的能力。观察任务:;。教研形式:分享交流式团队互助式教研过程:一、尚学——背景介绍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背景。二、尚真——案例分析
2018幼儿园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