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文学艺术及文字游戏汉字与文学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是其单音节且具有声调的特点是别的无声调语言所无法比拟的。由于汉字本身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声调本身即属音高变化,因而汉字本身就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由此,中国诸多的文学形式中,和汉字声调本身有关的诸如韵文、骈文等就十分发达。这些文章不仅有韵律美,更有意蕴美。往往寥寥几个汉字就能表达出无尽的韵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汉字与诗歌拆字诗回文诗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据传最早创制回文诗的是苏惠,并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前秦女子苏若兰,武功人,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深得丈夫窦滔敬重。窦滔有宠姬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心中不快。后窦滔到襄阳做官,若兰不肯同往,他就带赵阳台赴任,渐与若兰断了音信。若兰十分悔恨,于是费尽心机,织成八寸五色锦缎一方,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此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数千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织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若兰派人把织好的锦图送到襄阳,窦滔读后十分惭愧,深感对不起爱妻。乃幡然醒悟,当即遣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苏惠璇玑图秦观、苏小妹、苏轼所作回文诗清吴绛雪咏《春夏秋冬》
汉字和文学艺术及文字游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