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公主的月亮》教学设计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集团东关校区房爱云(224200)一、作品欣赏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小公主埃莉诺生病了,国王心疼之余答应要给她最想要的东西,公主居然开口要月亮。国王的手下有许多聪明的人,他们总能给国王任何他想要的东西。国王就找了这些聪明人来帮忙。着急的国王找来了皇家总管、宫廷魔法师,以及皇家学者帮他想办法,可是没有人知道要怎么把月亮摘下来。只有宫廷小丑想出了好主意:去问问小公主心里的月亮什么样?原来公主早有成熟而完整的想法!这个想法前后统一、充满逻辑、特别合理……不用费尽心机地去算,也无需满世界去找,只要有一个愿意蹲下身子的态度,去询问、耐心听就足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久以来我们不太相信孩子会有想法,总觉得孩子哄骗一下,就过去了,很简单。有时我们把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或以成人观点替代孩子的想法。总不能弯下腰,细心地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成人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多了解孩子才是真正地关心和爱护孩子。二、设计理念这是一本有趣的图画书,轻盈淡雅的封面,睿智幽默的文字,将一个传奇故事讲得很神秘。在课堂上朗读这样的故事,就像把孩子带进了摘月亮的迷宫。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语调朗读故事,可以用猜想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绪自由地走在故事里,跟故事中的人们一起想办法摘月亮。用故事滋养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在随故事的情节不停地运转。三、活动目标1、采取大声朗读的方式,师生共同分享一本书,了解一个故事。2、关注图画的细节与故事的语言,感受故事的情节与节奏。3、在想象与猜想中,用心体会故事中节奏与发展。四、活动设计(一)读前交流1、向学生介绍一本很有趣的图画书,介绍图作者(马克·西蒙特),文作者(詹姆斯·瑟伯 )以及这本书的地位(1944年凯迪克金奖,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期待。2、出示封面,分别就封面图画和书名对故事内容进行猜测。(1)只出示封面图画,让学生交流看到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2)再出示书名,继续猜测故事可能会发生什么。(3)故事中究竟有什么趣事?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去看看吧。[设计意图:封面上有一位小公主和一轮圆圆的月亮,从这简单的书名与简洁的封面图画入手,引导学生随意性的猜测,这样日常的谈话,让故事向学生敞开,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走近故事,产生想看故事的欲望。](二)走近故事教师读文字,学生看图画,一起分享这个故事。1、富有表情的朗读与讲述。2、边看边听边思,文中的皇家总管、宫廷魔法师、皇家学者对月亮的了解,他们能摘下月亮吗?3、宫廷小丑能帮小公主摘下月亮吗?[设计意图:故事情节人物的不同而层层深入,波澜叠嶂,人物的语言反映着每个的智慧与思维,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让人物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三)①“月亮?”皇家总管惊呼,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这让他的聪明劲儿看起来有实际的四倍大。②“月亮离我们有300000公里远,”皇家学者说,“它是石棉做的,又圆又扁,像枚硬币有半个王国那么大。而且,它一直在天上走来走去。没人能弄到月亮。”③宫廷魔法师一听要摘月亮,长长的脸立刻变得苍白极了。④宫廷小丑说:“他们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肯定都对。那么就是说你心里觉得月亮有多大,它就有多大,你心里觉得月亮有多远,它就有多远。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埃莉诺公主心中的月亮有多大、多远。”
公主的月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