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类化合物
1
定义: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通常总称二恶英类(PCDD/Fs),是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因Cl的取代数目和位置不同,有210种。
性质:
稳定的亲脂性,难降解,可富集,具有致癌性、生物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
二恶英(Dioxins,PCDD/Fs)
2
(一)理化性质
(1)热稳定性:800℃才降解,
大量破坏时温度需要超过1000℃。(2)低挥发性:蒸汽压极低
因而除了气溶胶颗粒吸附外在大气中分布较少,而在地面可以持续存在。(3)脂溶性:
极具亲脂性,耐酸碱及氧化,极难溶于水
(4)环境中稳定性高平均半衰期约为9年
3
(二)环境中PCDD/Fs污染来源
含氯化学品的杂质、城市垃圾的燃烧;
医疗废弃物、下水污泥的燃烧;
造纸和纸张漂白;
汽车尾气的排放;
烟草的燃烧;
灭螺用的五氯酚钠含有痕量二恶英;
炼铁、炼钢;
……
二恶英的来源极为广泛,氯碱工业的电解废渣、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
纸浆漂白的废水、有机氯生产及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
4
(三)PCDD/Fs的食品来源
食物链的生物富积
纸包装材料的迁移
意外事故
食品中以动物性食品污染较多
人群摄入量来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每天由食物摄入
的PCDD/Fs相当于每日1~3pg/kgBW(按60kg体重计
算)
5
(四)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效应
氯座疮,衰竭综合症,肝毒性,致畸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致癌,神经和行为毒性,免疫抑制,体内多种代谢酶的诱导(如P4501A1),内分泌系统的干扰等。
在人类由于职业接触或意外事故观察到的症状主要有:氯唑疮,肝损害,仆啉血症,感觉障碍,精神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且接触人群肿瘤发病率升高。
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的暴露实验一致认为:
二恶英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生殖毒性,
已被列入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
6
(五)二恶英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恶英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但通过食物特别是脂类、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量要占90%以上。
1. 急性毒性作用
二恶英急性中毒可致人和动物死亡。日本曾发生PCBs污染米糠油事件,造成几十万只鸡和16人死亡,二恶英急性中毒可致厌食、肌肉、脂肪急剧下降,称废物综合症
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2,3,7,8-TCDD)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8
历史上几次灾难
罪魁祸首-二恶英
比利时饲料二恶英类污染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台湾食用油事件
美国动物中毒事件
二恶英在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广泛分布全球环境介质中,它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
9
乌克兰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确诊二恶英中毒
香港迪斯尼乐园工程出现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地底发现不寻常的致癌物质二恶英
10
二恶类化合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