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二O一一年十二月序言《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编制的未来十年学校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规划;是学校编制各配套专项规划、学院编制院级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纲领。本《纲要》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了学校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宝贵经验,并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吉林省的“十二五”规划做了衔接。目录序言第一章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第一节形势分析第二节指导思想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二章注重内涵建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第四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节强化高端引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六节加快优化升级,实现优势学科率先突破第七节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学研究跨越发展第八节服务国家战略,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第九节实施国际化战略,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第十节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第十一节凝炼吉大精神,传承创新现代大学文化第三章强化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支撑能力第十二节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建设节约校园第十三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校园第十四节调整校区功能布局,建设宜人校园第十五节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建设和谐校园结语第一章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新世纪以来,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组建了新吉林大学,使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学科结构上得到了新的拓展,已成为国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高等学府。十年来,在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吉林省委的领导下,在历届学校党委、行政坚实工作的基础上,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励志图强,积极应对了各种挑战、战胜了各种困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追求真理、培育人才、研究学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新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机遇,顺势而为,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建设,显著提升办学质量,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努力使学校由大变强,不断开创吉林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一节形势分析新世纪初,为在东北地区布局建设一所具有相当发展规模、齐备学科结构、雄厚学术实力的大学,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吉林大学,四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学校从此奠定了办学新格局,开启了历史新时期,进入了发展新境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将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富民强国、民族复兴的基本国策。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实现以中为目标的内涵式跨越,使高等教育在质量上有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突破、结构布局上有新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有新贡献。吉林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社会关注度高、地位重要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经过合校十年的改革发展,学校初步构建了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结构、管理模式和文化制度,为实现新的跨越,积淀了雄厚基础,蕴藏了巨大潜能,
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