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主讲*第一部分审核概述*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理解:1)系统性表现为:·有计划性;·依据的客观性;·审核的全面性;·审核方法的科学性;·审核的反馈机制。2)独立性表现为:·审核人员的独立性,不是自我评价。3)评价的客观性来自于:·独立性;·系统性;·证据可追溯性。1审核的定义a)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b)符合性检查。c)确定的准则。不是随意的检查,确定的范围、确定的判断标准。d)系统的方法。有计划、有充分的人员保证,有确定的审核程序,有报告和跟踪验证,确保达到目的性。e)严肃性。从事审核的人员是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具备能力的,审核结果是有充分依据的,审核结果直接导致管理过程的调整。2审核工作的特点a)作为管理体系要求之一,使管理体系满足评定标准或其他约定文件(如合同)的要求,对外保证;b)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力量加以纠正和预防;c)第二、三方审核前,通过内审,及时发现一批问题,加以纠正,为顺利通过第二、三方审核做好准备;d)作为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并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3内审的作用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的过程组成的,有直接的管理过程、间接管理过程、辅助管理过程或支持性管理过程等,评价管理体系必须通过对过程的评价实现。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确定?P过程是否被实施和保持?D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C过程控制的效果是否持续改进?A综合回答上述问题,就可以确定评价结果。4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管理体系的几种评价方式:内部审核,通常称为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自我评定。4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审核用于确定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a)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b)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c)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5管理体系的三种审核类型三种体系审核类型的比较项目第一方(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执行者企业内部审核员顾客或其代表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或类似机构目的评定本组织的管理体系能否持续、稳定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的要求在签订合同前,选择和评价合格的承包方管理体系认证注册作用a)自我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b)完善管理体系c)充分发挥控制机制d)为外部审核作准备a)满足顾客对管理体系要求b)为选择合格的供方提供依据c)改进供方的管理体系d)供需双方沟通a)评定受审核方对选定的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b)确认保证能力c)减少重复审核,节省费用d)帮助提高竞争力、改善市场形象等项目第一方(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审核依据a)管理体系文件b)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管理体系标准a)合同b)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c)管理体系标准d)管理体系文件a)管理体系标准b)管理体系文件c)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范围所有相关的环节,一般范围较大视顾客的要求双方商定,根据组织特点确定审核后建议应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取决于顾客的需求一般不提建议,只提出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三种体系审核类型的比较
内审员企业内部培训讲义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