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土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第一节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特性1、针对性2、局部性3、具体性4、选择性一、概念土地保护规划: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退化及不合理占用土地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土地用途保护,如基本农田保护;土地质量保护,如防风固砂,防止沙漠化,防止盐碱化。第二节土地保护规划1、基本任务:在分析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环境、价值等的基础上,确定土地保护的类型、规模,保护区的分布、范围,保护重点与保护级别,并制定保护措施、技术方案和有关政策。2、类型(1)以保护资源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蔬菜基地保护规划、草场保护规划等。(2)以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海岸带保护规划,风景旅游区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3)以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历史纪念物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文物古迹保护区规划等。、 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概念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指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而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2、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意义:(1)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是缓解人地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2)是发展农业的需要;(3)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综合协调原则3、双轨并行原则4、区域完整性原则1、划定自然保护区的意义(1)自然保护区能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2)自然保护区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3)自然保护区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4)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5)自然保护区可划出一定的地域开展旅游活动;四、自然保护区规划2、自然保护区类型(1)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2)珍贵林木及其他植物自然保护区;(3)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4)森林公园保护区;(5)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6)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群众普及及自然界知识和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3、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步骤(1)明确保护目标,确立保护的对象和自然保护区的选择;(2)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3)划分自然保护区的结构;(4)确定保护区等级;(5)指定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第三节土地开发规划一、土地开发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土地利用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