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务管理 1、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税收征管法》,适用于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2、税收征收管理体制: 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税种、各自征收”的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管理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3、税务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中对征纳过程实施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是税务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工作,协调征税关系而开展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4、税务管理内容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管理等。一、税务登记管理 1、税务登记的概念: 税务登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 2、税务登记的范围:《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例题?判断题】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答案]对【例题?判断题】个体工商户在税法规定的享有免税优惠的期限内,可以不必办理税务登记。()[答案]错 3、税务登记的种类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一)开业登记(设立登记) 1、开业登记的概念: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首次)办理的纳税登记。 2、开业登记的对象、时间(除外出经营,其他均30日)、地点(所在地、发生地、营业地) (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即使是享受免税或税收优惠的),包括:①企业,即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组织,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各种联营、联合、股份制企业等。②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如驻外地的产品经销处、维修服务站、产品点、分厂、分店、分公司等。③个体工商户。④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2)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人。根据规定,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包括国家机关和个人),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的外,都应按规定自负有纳税义务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3)比照开业登记办理的情况:1)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2)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税务登记。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资料及核发的证件(简单看看) (1)证件资料:①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及工商登记表,或其他核准执业登记表复印件。②有关机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③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④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成员名单。⑤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⑥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⑦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⑧委托代理协议书复印件。⑨属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还应包括需要提供的相应证明、资料,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资料、证件。(2)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及附送资料、证件审核无误的,应在30日内核发税务登记证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证。【例题?单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一定期间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该期间是()。 [答案]D 【例题?单选题】()。 [答案]A (二)变更登记 1、概念:变更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原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变更登记是纳税人的一些非本质性的要素发生变化,不影响纳税人的法律地位。 2、范围: 纳
财经与法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