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岩爆专项方案.doc:..防岩爆专项方案防岩爆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冃主耍是以下几个隧道可能存在岩爆。1、 田房二号隧道田房二号隧道DK81+630〜DK82+010段埋深较大,最深处420米,平均约350米,隧身穿越基岩为片麻花岗岩,围岩为II级,可能发生岩爆;2、 石板寨1号隧道石板寨1号隧道DK84+260〜DK86+600段埋深较大,最大埋深处约700米,最小埋深约350米。隧身穿越基岩为片麻岩夹混合岩、片岩、大理岩,围岩为II、III级,其中II级有1250米,地应力高,可能存在岩爆。3、 毛良隧道毛良隧道在DK90+100—DK95+250段埋深大,最大埋深处约1005米,最小埋深约320米,地应力高,隧道洞身基岩为中生代二期侵入花岗岩,元古界瑶山群片麻岩夹混合岩、片岩、大理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极大;二、岩爆监测、警报及防治1、什么是岩爆及其形成机理?岩爆是影响隧道施工的一种地质灾害,本质上是岩体中积累的高弹性应变能,因地下工程的开挖,破坏其原有地应力的平衡,并在隧道隧洞拱顶、两壁某些部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当其超过了岩石的抗剪强度时,高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在已挖空的导坑拱顶、工作面和两壁上完整的岩体突然爆裂、急剧破坏而产生的一种施工地质现象。爆裂后,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其一,是碎裂的岩块或岩片随即弹射出来,伴有烟状粉末的飞散,同时发岀巨大声响。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拱顶,两壁和工作面较少见,弹射的岩片小而有力;其二,是岩体爆裂后,经过一段时间,石块才由岩体屮弹出或自由落下,无粉尘、声音也小。这种情况异常见于洞顶,但也可发生在工作面和两壁,弹射的力量也较小。2、岩爆形成的因素岩爆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11) 、地质因素(内因):a、地质因素:高地应力地区,绝大多数岩爆都发生在高地应力地区,岩爆产生的主导因素是地壳中早已存在的构造应力;b、一定埋深,绝大多数岩爆发生埋深200〜700m以上隧道内;c、坚硬、脆性的岩石。绝大多数岩爆发生在脆性的岩层地段,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硅质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石英岩、斜长角岗岩、大理岩、花岗片麻岩等变质岩,只有脆性的岩体才易发生脆性变形,才易爆裂。d、与主地应力方位垂直或接近垂直的隧道。以上四因素可以说缺一不可;2) 、其他因素(外因):a、凹凸不平的隧道岩体面(如超欠挖的隧道岩体表面因应力集屮而易产生岩爆),超欠挖隧道岩体表面易产生岩爆,是因这样的岩体表面形成很多缺欠和折角处,易产牛应力集中;b、具有整体或巨块结构的围岩岩体中。这是因为在完整或基木完整的岩体内易积累很大的地应力,形成很高的弹性形变能,而破碎的岩石,因对地应力有松弛作用,不易积累地应力;C、干燥的围岩,岩爆几乎都发生在干燥的围岩条件下,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可以起松弛地应力的作用,使应力不易积累,也不易集中。3、岩爆的监测与警报岩爆监测:收集隧道所在区的地应力,依据隧道埋深及隧道轴向与区或地应力场主应力轴的方位关系(因现场难以确定,主要依据设计地质说明等进行了解);依据隧道穿过岩层的岩性(脆性、硬度等),确定哪此属脆性围岩,判断可能发生岩爆的岩层及其在
防岩爆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