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临沂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44号)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市教育局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市直部门、各县区教体局、校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全面深化新时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市委、市政府已经正式印发《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引导我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为打造我市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指明方向,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实施意见》共5大部分,18条措施,主要包括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深化教师综合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等。?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一是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教师党支部“评星定级”活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深入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二是设立10个省、市级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沂蒙精神教育,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三是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建设10个省、市级师德涵养基地,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微腐败”现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实施意见》在教师培养渠道、培养培训模式、名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以下针对性措施。一是拓展教师培养渠道,逐步建立完善市、县区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制度,继续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建立公费师范生入职竞岗选聘制度二是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以教学实绩和课时量约束为核心的推荐培养机制,培养名师队伍。实施沂蒙教师领航计划,以3年为一个周期,遴选培养沂蒙名师名校长100名、临沂市特级教师50名。建设10处市内、省内外优质教师培训基地和100个学科研究基地。三是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每年选拔培养10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50名市级青年技能名师,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实施意见》围绕教师编制管理、师资配置、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编制管理方面。一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充分利用教师编制周转专户政策,完善并用好中小学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二是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三是推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临沂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