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甘音高奸孑拒
唐五代“诗窖’’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
蒲向明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甘肃成县
摘要:王仁裕—,唐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时有“诗窖”美誉。他的诗歌创作,今可考者主要包
括各类史籍记载的诗集《西江集》等种,有《全唐诗》存卷首句和散见于别集的少量诗作、句和引谚
等,然截至目前总数不足首。通观其诗集包括诗文集,均已在他亡故后的一段时间里散佚,无完整诗集收
入类书或见于别集,今据史料记载可考知其概况。从王仁裕现存诗歌,可以窥知其艺术风貌和思想内容,甚至
一些作品可以作为考证作者生平事迹的主要内证材料。
关键词:王仁裕;诗集;诗作;“诗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王仁裕—,字德辇,唐秦州长道县碑楼云王仁裕平生所作诗万余首,为百卷,号日《西江
川今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人,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集》,由此可知《西江集》应为王仁裕总诗集名。《宋
家,时有“诗窖”美誉。他的诗歌创作,今可考者主要志》和《十国春秋》所著《乘轺集》等应该系分集。《旧
包括各类史籍记载的诗集诗文集和现存诗歌作品五代史考异》引《舆地纪胜》云:“仁裕所著有《紫泥
两大类。就其诗集而言,虽亡佚较早,但可据史料考集》、《西江集》、《人洛集记》共百卷”,并列述录,
。《十国春秋》沿袭此说,亦误。
想内容,可作为考证作者生平事迹的主要材料。二《秦亭篇》卷数不明今佚、《锦江集》卷数
一
、王仁裕诸诗集考评不明今佚、《归山集》五百首今佚、《华夷百题》卷
一《西江集》一百卷今佚数不明今佚
【考述】《旧五代史》本传载文日:仁裕“有诗万余【考述】《秦亭篇》,《王仁裕神道碑》载,《甘肃通
首勒成百卷,目之日《西江集》,盖以尝梦吞西江文志·书目》同,无卷数。《宋志》等其它史传书目未见著
石,遂以为名焉。”《新五代史》本传同。《十国春秋》本录,今不存。《锦江集》,《王仁裕神道碑》有载,《甘肃
传载日:“生平作诗满万首,蜀人呼之日‘诗窖子’。”①通志·书目》同,无卷数。《宋志》等其它史传书目亦未
所著有《西江集》和王氏其他著述并举。顾氏《补五见著录。按:锦江,一称流江,在四川省成都市南。盖
代史艺文志》归诗文集,然作十卷。《甘肃通志·书目》此书当作于仁裕仕蜀期间内容不详。《归山集》,《王
著录,作一百卷。《崇文总目》、《通志略》、《宋志》均仁裕神道碑》载首。文日:“职罢归汉阳别墅,有
未见著录。终焉之志,著《归山集》五百首以见其志。”则该书撰
【评记】西江,即西汉水一段,因水流向西南得于仁裕罢秦州节度判官期间—,该书今不
名,在今甘肃礼县。《秦州直隶州新志》载元张仲舒存,其他史籍亦未有著录。《华夷百题》,《王仁裕神道
《新建西江灵济庙记》注日“西汉水至礼县城南,土人碑》有载,不存撰书时间,不明其他,史传书目亦未见
谓之西江”②庙记追叙仁裕吞西江文石、自是文章著录。
焕发之事,所以其《西江集》实乃追念怀思故土而命【评记】秦亭,故址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周孝王封
名焉。五代后周高若拙《后史补》所记云“王仁裕著非子为附庸,邑之秦。秦国,秦朝皆源于此。《汉书·地
诗一万首,朝中谓之‘诗窖子”’之记载,依据即《西江理志》日:“今
唐五代“诗窖” 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