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于丹《论语》心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于丹《论语》心得对人的态度: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所以,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信念: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稳,需要哪几条呢?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矫情,,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生活态度: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论语·雍也》) 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安贫乐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宽容: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

读于丹《论语》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字余曰灵均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7-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