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docx中国人大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o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凯程2014法硕考硏录取10人,8人法律硕士非法学,2人法律硕士法学,录取的学校有北大、清华、人大、公安大学、政法、中央民族大学,其中有三本学生1人,2本学生5人,4人为一本院校。在凯程法硕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集训,加上凯程严格的管理授课督导,确保学生把法律基础、法律综合应试化掌握,切中考研要点,迅速提高考试成绩。在复试阶段,凯程动用一切关系资源为学生复试保录。2016年凯程法硕保录班开始报名,每个学校的法硕限额招生2・3人,避免在复试中资源冲突。截止2013年7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2014年拟招收硕士生约3500人,其中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500人;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生45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硏究生培养制度,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硏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1、是全面建立鼓励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和学术进步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广大硏究生中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通过硏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环节,以及导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学校在招生和培养环节设立奖学金,专门用于鼓励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发展。一、招生信息发布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可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公告。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及以前入学,且2014年毕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H)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7) 对于党校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8)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9) 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10)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 我校单独考试由相关学院按系统单独组织生源”报考条件详见各单独考试专业招生简章,非系统单独组织的生源不得报考。(三) 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报考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章》及各学院网站上公布的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四)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五) 推荐免试硕士生的报考条件详见《2014年外校推荐免试生申请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三、报名程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请按下列要求正确选择报名点: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
中国人大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