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班中,都有个别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冷落与歧视,缺少的是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从教多年来,深知教育后进生,提高后进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时候教师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好心”,效果却适得其反,而在一次活动中,我偶然的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姬翔,他对学习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为帮助他和其他学困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帮教”活动,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坐在一桌,便于互相帮助。在班级中,为学困生选好了“朋友”便找来一一谈话,其他学困生都点头同意。但当我问到姬翔时,他起初很来劲,但我把“朋友”的名字告诉他后,他不说话了,停了足足有3分钟才说:“可以让我自已来挑吗?”我以为他们俩有矛盾,姬翔摇了摇头,可我明显感到他有心事,想问一问,但我还是忍住没有问,我同意了。于是,姬翔经过思考,选了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作为自已的“朋友”并请我去问这位同学是否愿意,我答应了,顺利地帮助他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我特意留心他们的帮教情况,发现情况良好。姬翔的成绩有上升的趋势,比其他几对进步较快。于是我又找姬翔同学谈话,首先表扬了他学习上的进步,接着又提出了当时忍住没有问的问题。只见他想了一会说:“人家成绩那么好,我才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呢。”话说得委婉,但其中之意不言而喻,原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应该说这是他的自尊吧。他害怕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自己作主的机会”。通常学困生给我们的印象是麻木的,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这种表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剖析学困生的心理状态,许多学
请给孩子自己作主的机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