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國立竹南高級中學美術教師親民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連森裕地理(一)轄境竹南鎮位於台灣北部,東經120度51分41秒,北緯24度41分39秒。東與頭份鎮毗鄰,南隔中港溪與造橋鄉相望,北至鹽水港溪與香山鄉連接,西臨台灣海峽。東端是頂埔里;北端是公義里;最西邊是海口里;南端是公館里。全鎮共有23里,443鄰。,鳥瞰竹南及頭份,景色全收於眼底,中港溪橫流於大地之上。境內,北方丘陵地帶自崎頂向東延伸至大埔、頂埔,銜接頭份山丘進入中央山脈,向南逐漸平緩延至中港溪畔,,丘陵地帶僅為六分之一,其餘屬於平原地帶。海岸線有12公里餘,寬闊沙丘區隨海岸線而南北延伸。(二)地質竹南鎮地質可分為北方丘陵地帶紅壤紅壤是臺灣主要土類之一,分布於臺地、丘陵或南部山區之山麓地帶。幾乎所有臺灣之主要母岩皆可發育的紅壤。或準紅壤系,與南方平原之水成土系,兩系皆屬沖積層而成為三角洲平原。地質為砂質壤土,,加上中港溪水利之優越條件,及大埔圳之灌溉而成為一優良農業地帶。(三)交通縱貫鐵路、公路貫穿本鎮,且為鐵路山海線分歧點,交通極為便利,北距新竹十八公里,南迄苗栗十九公里。(四)氣候本鎮西臨台灣海峽,東望中央山脈,因而受海風影響形成海洋性氣候。冬季為北或東北系季節風,夏季恰為相反,低氣壓系颱風每年常於夏季造成週期性災害,而當冬末氣溫逐漸回昇時,旋即春雨連綿,雨量驟增,迄至秋季以後,乾燥風涼。根據竹南氣象觀測站1995~2004年資料顯示,℃因此,氣溫最高在七、八月,℃,℃,終年氣候溫和。年雨量1300~1800公釐,2~9月為雨季,各月雨量均超過100公釐,11月至次年1月為乾季。沿革(一)竹南鎮的隸屬竹南開始出現於中國史料,起於明永曆六年(西元1652年)明太僕寺少卿沈光文的《台灣輿圖考》,當初稱為「中港仔」蔡啟貞(1994),《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明鄭時期隸屬於天興縣,清康熙年間(1683-1722)隸屬於諸羅縣,清雍正元年(1723)至同治初年(1862)屬淡水廳中港保,光緒元年(1875)隸屬於新竹縣竹南一保,日治時代,明治28年(1895)先隸屬於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保,明治34年(1901)屬新竹廳中港支廳,大正9年(1920)隸屬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此後行政區皆以「竹南」為名,主因中港溪港口淤塞,交通地為大失,相對明治35年(1902)縱貫鐵路中港驛於竹南市街設立,成為竹南、頭份、南庄等地出入門戶施添福(200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上》,南投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昭和14年(1939)竹南庄升格為竹南街。二次大戰終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竹南隸屬新竹縣(1945-1949),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改隸苗栗縣。由此可以知道,竹南鎮跟苗栗縣的淵源其實並不久。(二)竹南鎮行政區沿革光緒20(1894)明治34(1901)大正9(1920)民國39(1950)民國58(1969)民國67(1978)民國78(1989)民國90(2001)街莊名街庄土名大字小字里名里名里名里名里名三角店莊三角店街竹南竹南里竹南里竹南里竹南里竹南里照南里照南里照南里照南里正南里正南里正南里正
竹南地理环境与人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