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高中生物选修1《课程使用说明书》
年级:高二年级
姓名:冉敏
学校:玉屏民族中学
时间:
课程使用说明书
课程名称:高中生物
课程类型:选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高二生物
授课时数:48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1、本模块的知识要求及结构组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对本选修模块的说明中指出:“本模块是实验课,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甚至主要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部分。”这就是说,这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则指出:“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并非只要学生埋头于实验操作,还要求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发展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说:“教师应根据本校的条件,指导学生选做本模块中的5~7个实验。”这就是说本选修模块的学习还存在着模块内部的选择性。
2、本模块的内容
本模块的教材内容共分4章,分别是:(1)微生物技术;(2)酶技术;(3)食品加工技术;(4)现代生物技术。各个章节之间相对独立,没有严格的顺序关系。每个章节下设2~3个课题,大体上也相对独立,所以可以在教学时选择5~7个课题,完成本模块的学习。
3、教材教学分析探讨
(1)考纲分析
一、微生物技术
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3、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见“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二、酶技术
1、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2、尝试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见“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三、食品加工技术
1、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2、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见“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四、现代生物技术
1、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3、尝试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见“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俯: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2)章节教学分析与探究
第一章《微生物技术》
(1)章节教材内容、要求分析
本章的4节为:《第1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第2 节微生物的纯培养》;《第3 节微生物的数量测定》;《第4节微生物的利用》。
本章要求使学生掌握培养基、消毒灭菌等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操作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并可以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计数、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等实际问题。
其中“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涉及到第1节、第2节、第3节的内容。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涉及到第2节的内容。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涉及到第2节、第3节的内容。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涉及到整章的内容。
(2)章节教学分析
1)章节重点:①无菌技术的操作。
②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③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章节难点:①无菌技术的操作。
②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③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3)教学策略:
在本章的4个小节中,《第1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介绍了最基本的微生物技术,是开展其他3个小节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小节1所介绍的基本技术,才可能完成本专题的其他课题。对于《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讲授应该重点把以下知识点讲细、讲透。
①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②无菌技术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接种环灼烧灭菌的方法、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等。
③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操作过程和方法。重点学板操作的步骤和要点。
④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主要掌握平板划线操作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对于《土壤中分解
高二生物课程使用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