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7)世纪经典——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赏析提要:林散之先生一生写得最多、尺幅最大、影响最深、最能反映草书风采的题材是《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这幅狂草是林散之先生的代表作,堪称二十世纪的经典。巅峰命笔,珍品之作,红色题材,两次出版,尺幅较大,全名单款,名人治印,品相一等,鉴别样本。但是,这个内容的作品仿得最多、仿得最好。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一代草圣”林散之狂草《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的内容。作品是镜片,全名单款,尺寸为175×64㎝,约10平方尺。两方红印是著名画家、篆刻家陈大羽先生所刻:“林散之印”(朱文)、“七十年代”(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致,品相十品。作品先后2次着录:1997年9月,《林散之书法集》第91页,古吴轩出版社。2012年5月,《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35页,文物出版社。狂草《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是林散之先生草书艺术的巅峰之作,具体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气势磅礴。作品任意恣肆,力压乾坤,节奏铿锵,跌宕起伏,极具张力,非常壮观。观后令人震撼,令人拍案称绝!二是牵丝引带。“风雨送春归”5个字是“一笔书”,字的单体结构在这幅作品中基本被打破!你连我,我靠你,笔画相靠,字字相连,形成了一个个既独立又联系的有机体。三是欹正相依。作品第一行中的“飞”、“春”,第二行中的“百”明显偏离中轴,但这些字又紧靠着旁边的字,如“飞”字看似偏离,但是和“雪”在一起,又觉得不是太偏。“百”和“丈”也是如此,欣赏者既感到新奇又不感到突然。四是结体多变。每行字数不一,大小相配。“归”、“来”、“到”等,字特别大,大得出奇,而“不”、第三行的“春”、“待”则小得微妙。字间疏密错落有致,线条粗细浓淡多变,其间频出飞白,具有较强的动感力感。草书《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创作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有时代烙印,有政治价值,内容是毛泽东的名作,是典型的红色题材。红色题材的作品通常高于其他作品的价格。2005年,一幅“毛诗”的林散之草书在北京荣宝拍卖会上,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最后以176万元的高价成交。2010年,一幅尺寸不大的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在北京保利经过激烈地竞投,。2010年,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推出的林散之书法专场拍卖会,72件书法作品全部成交,其中有一幅和这幅内容一样的《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线条凝重,沉郁枯涩,如春蚕吐丝,是世间珍品,。可想,这幅尺幅较大的珍品如果进入拍卖会,一定是藏家激烈竞投的对象。要提出的是,这种内容的草书仿品很多,有必要在这里晒晒造假的种种手法。一是双款变单法。林散之先生的书法作品双款和单款都是一样,但大部分老板都喜欢单款。为了能够卖出比较高的价位,有的人把上款挖掉,双款变成单款。南京就有这样的高手,挖款以后,就连行家也很难看得出来。二是借鸡下蛋法。这是一个老办法,但是很管用。就是买一幅或借一幅林散之书法真品来,再按照真迹下一个一模一样的“蛋”。据一位资深藏家介绍,前年上海的一家拍卖会上就出现过一个“蛋”。这个“蛋”的原作出版过,而且就在他的手上。三是异地拍卖法。造假者常常把一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