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价值实现论文,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论文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价值实现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价值实现
[摘要]人力资本只有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本产权涵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原则即有利于调动各投资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以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不应单一化、模式化。本文还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作了初步的探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题为“向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演说,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他对人力资本的系统论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并由此开始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热潮。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着重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与内容和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论之一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更为突出。对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问题的研究,既符合现代产权经济理论的要求,也是实现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的现实需要。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意义在于完善人力资本各产权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便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一、人力资本产权的涵义
界定人力资本产权,首先要清楚两个重要概念:产权及人力资本产权的涵义。全面地看,产权的涵义有五个层次:第一,产权是某个行为主体对某个经济物品、某种稀缺资源或某种可交易对象物的一种排他性权利,即财产权。第二,就某一种财产,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束)权利,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等。第三,产权是有主体的,而且有相应的权能及利益,可称为利益主体。对财产的各项权利和职能都是通过利益主体来实现的。产权的利益主体既包括产权的归属主体,也包括产权的各种权利在分解条件下的承担者。产权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第四,产权是有限的,即产权的外部影响使得产权必须有一个界限。第五,产权是被法律认可的行为关系,即产权主体要通过行使财产权力和职能的行为来实现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这种行为既体现产权主体的意志和相应的行为能力,同时也是产权主体获得利益的根据和保障。
人力资本就其本质而言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智力、知识、经验、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等。如果说劳动者本身是有形资源,那么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智力、知识、经验、技能和健康状况等就是无形资源。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作如下定义:人力资本产权是指对劳动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所体现出的无形资源的所有、使用、收益及处置等权力。
二、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特征
虽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均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形成,但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有其自身的特点:1、投资主体存在差异。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同,它除了与物质资本一样可以通过另一方(外界)投资形成外,人本身还可以对自己进行投资,从而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而物质却不能从事自身的投资活动。2、投资客体存在差异。人与物质最本质的差别特征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学习积极性等对其资本的最终形成和积累起着关键作用。外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其投资客体资本量的增加并非一定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效果关键还在于其投资客体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3、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人力资本承载者的投人。所谓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价值实现论文,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