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面面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一)1、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南海问题的性质。2、周边小国挑衅中国的“底气”何在?3、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的南海政策主张、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原则、维持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措施。4、你能为维护我国南海权益支几招?南海概况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东西距离1380公里,南北距离2380公里。整个南海海域呈半封闭状态,为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方公里,约等于我洋的珊期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平均深度1212米,最深处达5567米。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不仅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世界上一些重要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南海还拥有广州、高雄、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重要港口。南海还是世界最丰富的渔场,并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单从军事角度看,控制了南海岛礁,就等于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香港到新加坡、从广东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航线。南沙群岛在南海诸岛的南部,东西宽约740多公里,南北长约920多公里,。在南沙群岛范围内分布着230多个岛屿、沙洲、礁、滩,是南海诸岛中岛礁量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珊期礁群。中国土地虽然广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我方公里的领土,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中国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历史悠久,上可远溯至汉代。三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航海活动无论在规模、数量都大幅增加。据《三载,当时中国船队途径南海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相当频繁。随着中国在南海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从唐宋时期开始起,出现了专门指南沙群岛的古地名,如“石塘”、“万里石塘”、“万里石塘屿”、“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等。有关南沙群岛的记载多见于唐宋以后的许多文献当中。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地图“诸番图”。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曾绘制著名的《郑和航海图》,明确标出南海500个地名,其中属于中国的地名约有200个,分别标出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南海从此列入中国版图。明末清初中国出版的行政区域地图中,南沙群岛都在中国版图之内。完全可以说,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南沙地区除了中国人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国家的行迹。中国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清末以后,由于中国国力衰微,南海海疆不时遭到西方列强入侵。先有英国和德国非法测量,到上世纪30年代初,法国侵占南沙若干岛屿,随后日本又驱逐法国人,占领南沙群岛等3个群岛,并将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管辖。二战以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恢复对南沙岛屿的主权。1946年12月,中号”驱逐舰和“中业号”坦克登陆舰,到达南沙太平岛并在岛上立碑、升旗,举行了庄严的接收仪式。大量历史证据表明,中国不但最早发现南沙群岛,而且有效地行使了管辖权。中国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至于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依据,更是翔实、充分。据现有史料记载,早在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量”,其中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代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滩、沙洲,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在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管辖之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的主权公告和声明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所有这一切均远早于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断续线是中国对南海疆域最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黄岩岛在菲律宾约定界限之外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殖民主义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觊觎中国南海地区,但是真正对南海地区实行全面占领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二战期间,日本占领西沙、南沙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