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研究
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接受大学素质教育的起点,同时,多样的国防教育也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实现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提高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良好习惯养成等四方面阐述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素质教育
军训,是所有大一新生在大学生活中所接受的第一堂课。并且每个大学生都有着上军事理论课的经历,这已经成为高校的基础课。军训与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国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与大学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助推素质教育的实施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
国防教育是为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而对公民进行国防知识普及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民国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维护、发展国防建设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道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1]
高校国防教育指的是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进行的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国防思想、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的教育活动。[2]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3]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学习能力或者某一方面比较突出,而是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充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习专业知识,高校应该全方位的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此,开展高校国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格局发展多变,各衡,恐怖主义的存在,对我国及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威胁。为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清国际形势,高校可以通过国防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日常的国防教育宣传等活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追求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了解国防的内涵、学习军事思想、认识周边安全环境以及新型军事化战争等之后,继承我军的优良传统,并用最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个人的政治信念。开展高校国防教育,不但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为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了实践性。
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