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章民俗文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民俗文化
钟红艳
第一节人生礼仪民俗
第二节岁时节令民俗
第三节饮食民俗
第四节民间信仰
第五节民间文学和艺术
第一节人生礼仪民俗
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所经历过的最重要的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与丧礼。
出生时的祝贺鞭炮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而丧礼上的丧钟则是生命的终结。
一、诞生礼仪
一、诞生礼仪——婴儿诞生,有诞生礼
先秦时代,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门左边挂一张木弓,如果是女孩,就在门右边挂一副佩巾,木弓象征阳刚之气,佩巾象征阴柔之德。
婴儿出生不论是生男生女,一定要向祖先祭告,之后再向长辈和岳父母报喜。
一、诞生礼仪——三日后,有三朝礼
孩子出生三天后,如果是男的,就要举行射天地四方的仪式,预示孩子将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为己任。——贵族才有的仪式
先秦诞生礼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男尊女卑也十分明显。男婴睡床上,佩玉器,成为“弄璋”,女婴睡地下,佩陶纺锤,称为“弄瓦”
后来的诞生礼即脱胎于先秦诞生礼,有增删变化,但出入不大。
一、诞生礼仪——三日后,有三朝礼
唐代以后,开始流行“洗三”,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一、诞生礼仪——三朝礼
“洗三”时,家人要摘一些槐枝、艾叶,用温开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药等作为洗澡水,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涤全身,边洗边唱祝词。如桂元,桂元,连中三元
有的地方还特意用艾草团和姜片擦关节等处,用葱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意。——用于女孩
有的地方产婆还用秤锤在婴儿身上轻按三下,叫做压千斤,以祝愿婴儿长大以后能够肩负重任成为家庭与家族的栋梁。——用于男孩
知识拓展: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三姑指的是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六婆中,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
一、诞生礼仪——三朝礼
时至今日,一些地方仍然流行“洗三”,它不仅可以洗去婴儿胎带的一些污气,预示着婴儿完全脱离母体,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而且还有去病吉利,聪明成才的暗寓。
“洗三”时一般还要剃去胎发。剃下的胎发不能随意丢弃,父母一般都要把它妥善保存,或者揉成团球装入布袋,缝在婴儿的背心上。
如果是女孩,一般还需用红丝线穿好的绣花针,在酒盅里用香油泡三天, “洗三”时给女婴扎耳朵眼儿,以备长大了佩带耳环。
一、诞生礼仪——三朝礼
“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多送给产妇一些油糕、桂花缸炉、破边缸炉、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品。本家仅用一顿炒菜面来进行招待,富户亦不过在酒菜上丰富些,主食必定是面条,俗称“洗三面”。坐席时,照例让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

第六章民俗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