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接地装置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2013年1月目录一、 概况 2二、 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 3三、 具体评估内容 4四、 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 51、入地故障电流 52、接地电阻限值 6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 7五、 接地电阻精确测量方法 7六、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测量 9七、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 10八、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试 12九、 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土壤模型分析(可选) 12十、 接地网腐蚀评估方法 151、 接地网导体连通性测试 152、 接地网开挖检查 17十一、 接地系统的安全性综合评估 17十二、 测试步骤 17概况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降低接地电阻,减小地电位升来确保设备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均衡地表电位,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来确保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对投入运行的变电站接地网开展状态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确保接地网具有良好状态,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变电站接地系统状态评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变电站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的测量;二是接地系统腐蚀及断点的诊断;三是接地系统安全性的评估。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根据电业局要求,在现场实际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开挖检查,对变电所接地装置进行全面试验和评估。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试验依据的标准和资料如下:(1)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DL475-2006《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3)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4)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变电所最大入地短路电流数据流程如下图所示:具体评估内容变电所接地装置安全性评估内容如下:接地装置特性参数试验:测量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分布;测量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确定入地故障电流,计算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包括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测量接地系统的连通性及诊断接地网的腐蚀情况,判断接地网的腐蚀状况;根据测量结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接地系统的安全指标包括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1、入地故障电流入地故障电流是分析接地系统安全指标的基础。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只有一部分短路电流经接地网流入大地,其余部分经变压器中性点、于地网相连的架空地线、电力电缆的屏蔽层流回系统。入地故障电流为:I=(Imax-In)(1-Kel),式中I为接地短路电流,即通过接地网进行散流的电流。Imax为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有效接地系统,该值可向运行部门或继电保护部门索取。In为发生最大接地短路时,流往变电所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短路电流。当所内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时,In=0,此是上述可简化为I=Imax(1-Kel);当变压器只有1个中性点,发生所内接地时,In=30%Imax,有2个中性点时,In约等于50%Imax,实际值应以继电保护部门计算和实测为准。Kel为短路时,与变电所接地网相连的所有避雷线的分流系数,据专家分析,Kel应由避雷线的出线回路数确定,出线为1路时,,,,,~,且应根据出线所跨走廊的分流效果做出相应的增减。 取值时,要考虑10年以上的发展规划,~。2、接地电阻限值我国电力行业接地规程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既规定了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也规定了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DL/T621-1997规定“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一般情况下应满足R≤2000/I”,即允许地电位升不大于2000V,这里I为最大入地短路电流。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R≤2000/I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增大接地电阻,但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5Ω,且要满足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二次系统的安全,当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一般很难满足IR≤2000的要求,如果按满足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来校核,则接地电位升有时会升得很高,可能导致二次系统的破坏。因此仍应规定一个地电位升的限值,以确保二次系统的安全。目前,一般将地电位升的允许值提高到IR≤5kV,但要求二次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另外在变电站电缆沟里应与二次电缆平行敷设一根铜接地导体,铜接地导体两端接地,二次电缆两端与铜导体相连,以防止过大的电流流过二次电缆的屏蔽层而烧毁二次电缆。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结合IEEE标准和我国的电力行业标准,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35kV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UT和跨步电压US允
接地网评估技术要求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