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_梁捷〖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学完10以内加减法,在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的计算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是较陌生的。但由于他们生长在热闹繁华的城市,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对于乘坐公交车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他们有着宽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极强。对于他们来说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重点及难点就是运算顺序。当然,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班上的学生爱卡通图像,爱小动物,所以本课教学方法采用童趣与竞争相结合的方式。童趣,趣在由看动物表演贯穿全课;竞争,争在小鸟的考核,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2、能说出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表演吗?(喜欢)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你们喜欢看动物表演,决定带你们去长鹿农庄看一看。(学生兴趣高涨) 。师: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交车来接你们啦!(板书课题:乘车)(课件演示),培教小学站到了,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这个情景,再与你的同桌说说公交车到站后车上人数的变化,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试着提出数学问题)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培教小学站后,先上来1人,又上来4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问题扳书在黑板上。)师:你真棒!好,大家把这道题齐读一遍,然后想想能不能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生:2+1+4=7(师板书)。师:2,1,4,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1表示先上来1人;4表示后上来4人;7表示现在有7人。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算出得数7的呢?生:我是先算2+1=3,再算3+4=7。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老师边讲边板书:2+1=33+4=7)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生:它有两个加号。生:有3个数相加。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连加”。。师:我们的公交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同学们还记得车上坐着几个小朋友吗?(7个)康乐中心站到了,你们又认真观察这个情景,想一想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有2个小朋友从前门上车,有3个小朋友从后门下车。师:谁能根据刚才的情景提出一个数
乘车 梁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