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赤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写作背景: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自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合作式问题探究:(1)、请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及材料翻译古诗。(2)、本文使用了两处典故,你能品味出这两处典故后诗人的情绪吗?(3)、阅读诗歌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诗歌,为什么?(4)、你能从诗歌中品读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吗?《赤壁》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治国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二、走进文本1、朗读诗歌,找到理解诗歌的关键字。例如:戟——前朝2、精研诗歌,怎样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写作特色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两首诗歌共同点:处于唐帝国的衰败期:怀有真才实学却无法施展抱负反而命运坎坷: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对时代机遇的感触与哲思拓展了解:《诗》的四项功能:兴、观、群、怨。兴:读了励志的、豪情的诗,自然精神为之一振,激情难抑。观:学习诗文中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深度,有助于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群:学了诗文,心胸就应开阔豁达,容易接纳别人,与人交流,同时,与其他学诗者亦可切磋交流,自然就不孤僻。怨:心中有不平,知道如何抒发,抒发成什么样子。否则憋在心里,或乱发一通,无益于身心,无益于他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