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闸枢纽工程初步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是沙河与颍河的总称,其干流在周口以上称为沙河,在周口以下称为颍河。沙颍河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脉,流域位于北纬32°31′至34°59′、东经111°56′至116°31′之间,北靠黄河,西毗黄河支流伊洛河和汉江支流唐白河,南接淮河支流洪汝河,东邻淮河支流涡河。跨河南省、安徽省两省,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等四十个市县,于安徽省颍上县沫河口汇入淮河,河道全长620km,其中河南省境内410km,安徽省境内210km。50年代沙颍河流域总面积39877km2,后安徽省对沿颍支流水系进行了调整,减少面积232km2,1980年茨淮新河通水后,沙颍河北岸支流黑茨河(2994km2)截入茨淮新河,现沙颍河流域总面积为36651km2,其中河南省境内32539km2,安徽省境内4112km2,流域内山区面积9070km2,丘陵区面积5370km2,平原区面积22211km2。沿岸多系沙淤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随着治淮工程的开展,颍河治理中修建了部分防洪涵、闸、站工程,且跨河修建了马湾、洛河、周口、槐店、阜阳、颍上等节制闸,防洪、除涝、灌溉能力大大提高。,该工程于1959年经安徽省水利厅批准动工兴建,完成了砼底板及部分闸座、闸墩等下部混凝土工程,后因财政困难,工程下马。颍上闸枢纽工程原规划为浅孔闸、船闸及深孔闸三部分组成,后因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原因,仅于1978年11月至1981年6月续建浅孔闸工程,深孔闸及船闸至今未上马,在深孔闸位置现有一道拦河堵坝。浅孔闸位于城东1300m截弯取直新河道上,该闸为24孔开敞式钢筋砼结构,每孔净宽5m,,(黄海高程系,下同)。该工程由主闸室、泄洪道、公路桥、泄洪道引桥、上游连接段、下游消能段及上、下游引河组成。泄洪道布置在主闸室两侧引桥及桥头堡下,。公路桥为200#钢筋砼“T”型梁结构,,。泄洪道引桥布置在主闸室公路桥两侧,引桥为砼双曲拱桥结构,+,。上游连接段由护坡、护坦圆弧型翼墙组成,下游消能段,由消力池、海漫、防冲槽、护坡及“八”字型翼墙组成,上游引河底口宽164m,向上100m渐变为190m,上口宽200m渐变为226m,两岸边坡1:3;,,两岸边坡1:3。闸门选用24扇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共选用24台QPQ-25t卷扬式启闭机。,承担流域的防洪泄洪,为淮河中游调峰及削峰发挥了巨大作用。汛期科学调度,合理运用,保证本区3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该闸是省道102线重要部位,日车流量高达15000辆次,保障了交通畅通;同时该闸又是淮委防污办在非汛期和干旱年份直接调度的四个水闸之一,为防止大量污染团下泄,确保淮南蚌埠等地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闸启闭运用每年都有百次左右,最高一年达152次。该闸自1981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用20余年,历经6次洪水,其中超警戒水位5次,特别是2003年洪水位持续时间长,超警戒水位达25天,,为淮河干流削峰起到很大作用。由于该闸科学合理调度,妥善解决了防洪与除涝,防污与灌溉,全局与局部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为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颍上闸的蓄水、排洪条件1、,。2、,并继续上涨,预报上游有较大洪峰或县内降雨影响排涝时应开闸放水,降低闸上水位,腾空库容。3、(1000~1300m3/s)时,将24孔闸门按开启程序全部提出水面以上,如水位继续上升,则由引桥同时分洪,并将24孔门始终提出水面以上,任何时候,不允许闸下无水情况由分洪道分洪或闸顶直接泄洪,为此必须在分洪前使下游水位保持平槽后,方可分洪。以避免闸下冲刷,危及闸身安全。二、闸门启闭运用1、在蓄水期间,当闸下游无水,泄量小于200m3/s时,可开启8、12或16孔,,泄量超过200m3/s时,24孔应全部开启;2、闸门开启应按较优组合及顺序提升,开启顺序为:(闸门编号自左至右为1、2、3、4……24)。开启8孔时,开启顺序为12、13、9、16、6、19、3、22;开启12孔时,开启顺序为11、13

颍上闸枢纽工程初步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1.22 MB
  • 时间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