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砖家”代表谁的利益.docx房产“砖家”代表谁的利益无论是为了吸引眼球进行炒作还是为利益集团代言,这些头戴各种光环和学术头衔的权威人士的“权威话语”都着实难以让民众心暖。最近,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廉租房不设厕论”和房地产专家董藩的“未婚同居刺激房市需求论”引起了网络上的激烈讨论。这些奇谈怪论在原本就波涛汹涌的房地产市场上又激起了新的波浪,无论是逻辑的、正义的,还是无聊的、盲目的,有关房地产的言论都纠合了,太多民众的情感。而当我们面对这些“砖家”时,不禁想问的是:他们究竟代表着谁的利益?茅于轼:廉租房不设厕所近日,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茅于轼赞成发展廉租房,但他认为,廉租房应该是低标准的。以前的经济适用房就曾盖成了180平方米的大公寓,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侵占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以经济适用房为名图个人私利,为了防止在廉租房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廉租房必须低标准,其中廉租房不设厕所就是一种使富人远离廉租房的手段。茅先生称,这种低标准的廉租房改善了穷人的生活条件,且一旦他们收入提高后,就会有意愿主动退出廉租房,寻找条件更好的住房,这也有利于整个房市的发展。这位自称“替富八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经济学家解释自己的观点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相反是岀于对社会最困难人群的关心。茅于轼的“廉租房无厕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茅于轼的建议是杜绝富人人住廉租房的最佳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穷人的住房难问题。也有网友认为,穷人也有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茅于轼的观点把社会对穷人的歧视物质化了。事实上,与其说茅于轼在谈“廉租房该不该要私用厕所”,不如说茅先生在谈“要经济适用房,还是要廉租房”。所谓廉租房,就是社会保障型住房,住户对象是买不起房、也不能按照市场价格租房的住户群,是要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去保障尽量多的人的居住要求,而不是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建廉租房而非经济适用房确实有助于解决那些最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不设厕所的办法在某种意义上也确实能让富人不选择M主廉租房,但同时也给住在廉租房的人带来了不便,有失公平。然而,廉租房不设厕所就真的能使富人远离廉租房么?只要腐败、特权依然存在,富人获得廉租房就仍然可以买卖,仍然可以在穷八手里赚取利益,仍然可以在将来的拆迁过程中获得暴利。这样看来,以廉租房不设厕所为代价防止富人购买廉租房,就像是设立了一个用棉花做成的盾牌,是挡不住少部分富人来以此逐利的。有人批评茅先生不从制度上去禁止富人与穷人争夺资源,而寄希望于通过降低标准使富人主动放弃与穷人争夺资源,这貌似是在“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却似乎只是一种站在富人的立场上来救济穷人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毫无疑问,以廉租房不设厕所为代价既不能防止富人购买廉租房,也使入住的穷人生活不便。只有一方面使廉租房的建设尽量简洁,严格控制面积和造价,另一方面严格审核申请人的财产,并动员全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才是真正的为穷人办事。董藩:未婚同居刺激购房需求3月底,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论证“楼市没有泡沫,百姓的购房需求仍很大”时说,“我们发现同居的人在大量增加,同居是需要房子的”。董教授认为,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
房产“砖家”代表谁的利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