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超前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按照集团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新大地公司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办法: 一、事故隐患分类事故隐患按治理难度分A、B、C三类。 A类: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本公司解决不了,需要集团公司协调解决的隐患。 B类:危害比较严重,治理难度较大,部门、施工队组解决不了,需要公司协助解决的隐患。 C类:对煤矿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由业务部门、施工队组能解决的隐患。二、管理办法(一)事故隐患排查 1、全面排查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消除事故的最基础工作。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室要组织开展好本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班组每班排查、队组每日排查、业务部室系统每周排查制度。排查出的隐患及时造册登记,必须落实责任人,处理时间,按期复查;按照隐患分类,每月及时汇总上报安监部门。2、各级领导干部跟班上岗隐患排查。下井后要认真进行隐患排查,履行跟班职责。上井后将隐患及时填写在调度隐患登记表上,按照隐患分类,由生产技术部值班人员安排进行处理。3、公司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质量标准化检查及隐患排查;10日、20日对公司井上、下地点进行100%全覆盖排查。检查后召开专题会议,对问题进行“四定”处理。4、集团公司、晋东公司不定期安全检查、专项督察。检查后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方案解决。5、上述各级部门安全检查及公司自查,现场排查出的A、B两类隐患逐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做到整改项目、治理措施、资金来源、完成时间、相关责任人“五落实”。6、上述各级部门安全检查及公司自查的隐患,安监部负责进行汇总登记、督促整改,分阶段总结汇报。(二)事故隐患排查规定1、由安监处安排专人进行专项管理,登记建帐,并建立注销制度。 2、A类安全隐患,公司领导研究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协助解决,整改方案确定后,分管部室应积极组织实施,公司分管领导牵头,按照期限组织验收,未按期完成,追究责任单位的责任。 3、B类安全隐患,公司制定整改方案,责任部室应积极组织整改,公司分管安全的领导牵头,安监部组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4、C类安全隐患,责成隐患单位现场立即整改,由安监处小班安监员现场盯住处理,直至隐患消除。 5、公司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下井跟班上岗,执行公司调度逐月制定的下井跟班排序表,明确下井所到地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当班能处理的隐患,要直接安排跟班队长、工长及时处理,当班无法处理的隐患要记录清楚,上井后到公司调度进行登记隐患条数和内容,公司三班调度员要将隐患问题分类,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当日值班长安排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一到,安监处派小班安监员跟踪督查,注销隐患。(三)安全考核 1、各队组对各级管理人员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整改,同一队组同一地点,各级管理人员在不同时期的检查中发现有重复隐患出现,根据质量标准化文件规定进行加倍处罚。 2、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要认真细致,发现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四定”,跟踪督促队组进行整改,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要对责任队组进行处罚。 3、各项安全检查验收,要坚持“谁检查、谁负责”和“长效责任追究制”的原则,对在检查验收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造成严重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