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需要多少货币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本讲从理论上探索微观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个人对于货币作用的认识与全社会对于货币作用认识的差别。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加深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加深对于社会客观货币需要量的认识,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到中央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难点,从理论上认识到中央银行调控社会货币必要量的先天不足的原因与后天努力的方向。该讲基本内容:(一)个人与社会对货币的评价:对个人而言:个人视货币为财富,货币越多越好,不存在货币数量的限制。因此,预测,研究,统计,调控货币不是个人的事,不是微观的事。对全社会而言:(1),假如上述观点成立,又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一个国家就只需要生产印钞机;(2),对全社会而言,货币只是一种符号,是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价值表现,因为资源,财富是有限的,因此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需要多少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就是有限的,就是应该而且必须加以控制的。(3),对全社会而言:货币过多——通货膨胀货币过少——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财富的最优创造。结合中国近年来的实践来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是近年来争论的较多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1),关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不足,引起经济增长缓慢或负增长,社会物价水平持续全面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A,近年来(1998年—2003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供应年均增长16%左右,经济保持8%--10%增长,只有物价曾经持续35个月的下跌。B,对前几年国内物价下降过快、整体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流行说法我是有所保留的。对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而言,近年来的实际状况是有些商品的价格确实下降了,诸如轿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处于竞争行业的商品。有些商品的价格大体稳定,例如日用消费品、家用百货等。但同时也有些商品和服务是在涨价,比如农副产品、水、电、燃气、铁路、交通、教育、医疗、土地、建筑等行业的产品与服务,这又使得每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以上领域中在不断降低。所以,有一些家庭特别是收入未增和增长较少的家庭会感到生活的压力在加大。2007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07。8。13)项目变化7月份CPI其中,城市价格其中,%%%7月份,食品类价格其中,粮食价格其中,油脂价格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其中,鲜蛋价格其中,水产品价格其中,鲜菜价格其中,鲜果价格其中,%%%%%%%%%7月份,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其中,烟草价格其中,%%%7月份,衣着类价格其中,%%7月份,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其中,%%%7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其中,西药价格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其中,%%%%7月份,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其中,交通工具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其中,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其中,城市间交通费价格其中,市区交通费价格其中,%%%%%%%7月份,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其中,教材参考书其中,文娱费价格其中,旅游价格其中,%%%%%%7月份,居住类价格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其中,%%%%C,我认为物价下跌主要原因与货币无关,而是由于以下几个预期引起的(1,物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2,人民币升值的预期;3支出扩大的预期(以前大家担心和承受过的是教育支出的较大幅度增加,明后年大家将要承受的是燃油税大较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价格,水、电、粮食价格的上涨);4,收入减少或无保障的预期;5,就业压力增大甚至失业的预期。)D,关于“通货紧缩”争论的主要目的在于:(a)承认“存在通货紧缩”就应扩大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就基本失效;就应主要运用财政政策。(b)不承认“存在通货紧缩”“就应深化其它方面的改革如政府体制改革,增强政策透明度,增强政府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强社会大众对政策的可信度等等,使全体老百姓和社会各界投资者有一个稳定和光明的预期。其它相关的争论如“惜贷”问题;“流动性陷阱”问题其背景的实质也都大同小异)。(2),关于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经济现象。A,20
第四讲-货币需求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