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一中2014届高三阶段测试卷三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1~5单元、必修三)
得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
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4.“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人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
《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 )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
,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旗帜高扬 ,三民立宪
,国民革命 ,开创新路
,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
“党内合作”方式
,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1)某些外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白应收回。(2)此项地产上所建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
,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它们一一对应,分别是:君主制和暴君制;贵族制和寡头制;共和制和暴民的统治。若以掌权者人数的多寡来区分,那么君主制和暴君制是一个人的统治;贵族制和寡头制是少数人的统治;共和制和暴民的统治是多数人的统治。试问18世纪的英国是什么政治制度( )
1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试卷问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