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顷教案小学数学公顷教案【篇一: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计划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同时结合土地面积的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势多样,数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2、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过程与方法3、在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过程中,特别是建立在1公顷大小的表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4、使学生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公顷(第3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公顷的含义。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的含义。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3、尝试单位换算。4、完成“做一做”。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3题、第4题。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34-35页)。教学目标:1、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行换算。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教学方法:观察法和发现法。教具准备:常规学习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谁能说一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想一想。下面填写什么单位合适?①一个文具盒表面面积大约是200()。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③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师生交流后,继续出示:④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是3()。。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1公顷的含义。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在表示一些更大面积时,需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哪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师生简单交流后,教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2)体会1公顷的大小。师:从推算结果来看,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出示教材情境图,或直接利用学校的田径场;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大约是1公顷。。(1)感知1平方千米。猜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是多少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揭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表示。(板书: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1
小学数学公顷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