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计:“主孰有道”。即两军交战哪一边师出有名,哪一边师出无名;师出有名者胜,师出无名者败。第二计:“将孰有能”。意思是作战双方,带军的将领哪位实力较强。例如当年红军转战陕北之时,毛泽东认为它是有道之师,正符合七计第一计,但比较将孰有能,就是要看彭德怀与国民党的胡宗南哪位比较强。第三计:“天地孰得”。天地孰得即代表作战环境对哪一方有利。国民党军队长途跋涉来到陕北,人生地疏;但红军在此已经有了很好的根据地,地形、地势非常熟悉,自然对作战比较有利。第四计:“法令孰行”。是指看哪一支军队的法令能够完善地执行,做到军令如山。第五计:“兵众孰强”。看谁的军队比较强,这一点应该是胡宗南比较强,毛泽东的军队装备以及人数在当时确实还比不上国民党军队。第六计:“士卒孰练”。是看我们的兵士是否真的训练有索,这一点也很关键。第七计:“赏罚孰明”。这是关于军队的赏罚,哪一方比较严明。如果这七计都对你有利,那这场战争很可能你会胜利。当然在现代化战争中,作战双方所要考虑的因素已经远远超出这七个方面。如果只以这七条为准则,也许会败得很惨。因为在写《孙子兵法》的时代,作战没有科技因素,而且兵种单一,全部都是陆军,根本不用考虑海军与空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说法。因此,现代战争如果用《孙子兵法》作为参考,只可借用它的理念。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承认只打过一次败仗,那就是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人民志愿军将美军打到三八线以南,虽然取得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美国被中国的志愿军打败也有当时的因素:美国是空中强,中国是地上强;美国是地面强,中国是地下强;美国是白天强,中国是晚上强。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我们的
《孙子兵法》的“五事”与“七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