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深刻改革和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充满考验的时代,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巨大生机和活力,与之伴随的是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是当代中国亟需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进军社会管理的新号角。面对这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声音让人关注,中国智慧令人期待,中国答案给人启迪。坚持标本兼治处理好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绝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就管理抓管理。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源流并举,才能为社会和谐奠定稳固的基石。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这是百姓反映强烈的话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大事。社会管理的难易与社会建设的强弱密切相关。在实践中,社会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社会建设的“滞后”和“空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无恒产,则无恒心。安其居,才能乐其业。今年4月16日,重庆“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首批553户租赁户签约接房,住上了新房。52岁的郑新议在办理好入住手续后,成为首个领到公租房钥匙的“幸运儿”。郑新议说,以前租房时经常搬家,住在公租房里才感觉这是自己的“家”,5年之后还可以买下来。重庆市计划在3年内建设3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江苏是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城乡居民达到了联合。在无锡的每一个农村,都能看见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这些中心配备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贸菜场、超市、药店等公共设施,图书室、健身房、电影厅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相比城市毫不逊色。今年,无锡将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资源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让农民生活得更像市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回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既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也是各级政府的具体行动。在国家层面上,政府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更多的钱花在老百姓身上,有条不紊地推进“民生工程”。截至2011年3月底,,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有外电称,中国启动人类历史上惠及人口最多的最庞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才有了“源头活水”。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最强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