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斯特劳森──罗素之争”的本体论旨趣.》.pdf.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学术月刊》19 9 9 年第 1 期
“”
斯特劳森—罗素之争的本体论旨趣
应奇
“”, .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思潮的巨大影响使得人们夸张了分析哲学和传统哲学的差异割断
, ,
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具体表现就是忽视从本体论的角度观察分析哲学的发展忽视研究分析哲学

所包含的本体论间题
, . . . u e
从这个角度来看斯特劳森( P F St ra ) 和罗素( B R s 】1)关于指称问题的争论的本体论旨趣
~ 。,
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是事出有因本世纪 70 年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经过德国资探哲
. u . v a n s 。
学家图根哈特(E T g en d h at )和早逝的牛津哲学家埃文斯(G E ) 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
, 。
拟在图根哈特的工作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研究的角度重述斯特劳森罗素之争

,
受到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思想模式严格训练的图根哈特在他关于语言分析哲学
, 。,
的著名讲演中着意于在传统哲学和分析哲学之间建立连续性他所找到的联系纽带就是作

为西方哲学之正统和主干的本体论
, “”
图根哈特主张通过类比于现代哲学中对对象(obj ec t) 概念的类似思考来理解亚里士多
, 。,
德赋予本体论的含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分析传统和传统哲学的连续性与 be in g 一样
“”。,
对象( 。bj ec t) 也是一个人工术语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惯于将这个词用于那些除人以外的物
。, “”, ,
质对象图根哈特指出哲学术语的对象所意谓的恰恰不是我们平常称作对象的东西而
“”。, “”
是建立在我们日常语言中的某物( so m et hi n g ) 所意谓的东西的基础上的因此对象所意
“”。
谓的就是我们可称作某物的每个事物( b y 。bj e e t 15 m e a n t e v e r yth i ng t h a t 15 so m e t h in g ) 但
, , 。“
这一形式在语言学上是有缺陷的因为 so m et h i ng 不是谓词而是不定代词但在语言学转
”, , “
向之前传统哲学中充斥着这种谈论亚里士多德还为。bj ec t 创造了 a t hi ’s ( to d e ti) 这样一
。, ,
个表达式图根哈特认为要避免这种违背语法的表达式就需要通过对语言学的背景作更
, ,
加深入的探索找到用来代表对象或某物的表达式这类表达式就是那些在单称述谓陈述中充
, “”。
当句子主语的表达式在逻辑上亦被称作单称词项( s ing ul e : t er m )
. ,
图根哈特根据达米特( M D 叨爪m e t t )对弗雷格的解释对何谓单称词项给出了这样的标准: 一
v , . , ,
E a n s 认为他在( T 士le v a h t i e s 。 f R e fe r e n e e ) 一书中没有处理本体论问题( 参见该书 P 3 0 对o r d 1 9 52 ) 但其工作和本

体论的相关性是明显的
. , “” a
牛津亚里士多德

《“斯特劳森──罗素之争”的本体论旨趣.》.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5527319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