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共和中学“先学后教”课堂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大力深化课堂改革,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我校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不高,教育教学方法落后的实际情况,通过交流学习、充分讨论、多方论证、校行政会研究,特制定《“先学后教”课堂改革实施方案》。一、推动科组建设开学初,我们就提出科组建设和级组建设并重的思想,各科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就目前来看,科组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要想真正改变成绩落后于学校建设的局面,真正实现五年树品牌的目标,就必须加强科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1、进一步提高科组长的政治、经济待遇,加大教科研在教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为科组建设创设良好地外部环境。2、充分发挥科组长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整个学科的带头人,必须有超前的思想观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素质,必须走在课堂改革的最前沿,必须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3、实施基础学科带动战略。语数英科组由于人员多、学科独立性强,容易形成教研的氛围,加上每一位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更需要整体提高,所以,发挥大教研组的带动作用,是学校教研组建设的重中之重。4、保证科组活动的有效性。改变过去科组活动的随意性,在完成上级、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这要求:(1)定时间。除每周一次的科组会议外,必须保证有一节课的教研活动时间,各科组可自己确定活动时间,教导处安排检查。(2)定地点。按照教导处的统一部署,所有科组人员到统一活动地点参加教研活动。(3)定内容。由科组长确立教研内容,可以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以集体备课,可以评课,虽然内容、形式不限,但一定要保证内容充实、效果显著。5、规范与统一。各科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认真遵守会议纪律,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向科组的建设献言献策。各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在课堂改革(如课堂改革的模式的确立)、常规管理(备课的环节、要求、作业的设置)等方面在本学期内必须达到统一,在科组内规范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行为。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从上个学期以来,我们就在逐步探索教学常规的规范性、有效性与统一性,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模式,我们的常规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还很不规范,特别是:1、备课管理。必须提前先周备课,每一位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将下周所备教案交给科组长审阅、签字。在本学期内,每位教师的备课实行组内统一模式,统一格式,打印教案使用正反面。2、教案管理。每个科组要统一模式,统一环节,统一设置,每一位教师在科组会议时交到科组长处,由科组长统一存档备份。3、作业管理。各科组必须统一设置格式,统一内容(可设置比做和选做、探究性作业等),统一题量;每周以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我们设想在级组统一设立作业橱)。4、单元检测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单元质量诊断准确把握学习实情,可以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精心编辑试题内容,不要简单地进行下载或照搬,试题要做到题目新颖,难易、题量适中,都要提前一周交教导处签字印刷,教师都要提前试做,对每一个题目进行预测,防止出偏题、怪提、难题,按要求写好试卷分析。教师必须进行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的双重应用,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要分门别类,注意积累,注意资源的共享,电子档案的内容包括教案、学案、课
“先学后教”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